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东工业大学

学院 专业 班 组、学号 姓名 协作者 教师评定

实验题目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方法,重点学习分水器的使用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

反应: 浓H2SO4CH3COOH + CH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 + H2O

副反应:

浓H2SO4 2CHCHCHCHOH CH32223CH2CH2CH2OCH2CH2CH2CH3 + H2O浓H2SO4

CH3CH2CH2CH2OH CH3CH2CH=CH2 + H2O

为了促使反应向右进行,通常采用增加酸或醇的浓度或连续地移去产物(酯和水)的方式来达到的。在实验过程中二者兼用。至于是用过量的醇还是用过量的酸,取决于原料来源的难易和操作上是否方便等诸因素。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电热套、蒸馏烧瓶、分水器、直形冷凝管、蒸馏头、温度计、锥形瓶、分液漏斗、滴管、pH试纸、小烧杯、洗瓶、铁圈。 四、物理常数 名称 丁醇 分子量 74.12 熔点/℃ 沸点/℃ 折光率/n-89.53 117.7 1.3993 20 比重 0.8098 1.049 0.8824 0.7694(20/20℃ 颜色和形态 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 溶解度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混溶。 乙酸 乙酸丁酯 丁醚 60.05 111.16 16.7 -77.9 -98 118 126.5 142 1.3718 1.3964(15℃) 1.3992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气味。 有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 溶于水、乙醇、乙醚等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130.23 略有乙醚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 不溶于水,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本实验理论产量:42.50g或48.2ml(乙酸过量)。

五、仪器装置图 (回流反应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

(1)加料。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5mL正丁醇、22mL冰醋酸及10滴浓硫酸,摇匀后,加入几粒沸石,再安装好分水器(先从分水器上端小心加水至分水器支管处,然后再放去9~10mL的水,再安装上去),回流冷凝管。

(2)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中水位不再上升为止(当水充满时,可以由活塞放出。注意:只要水不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就不要放水。)。蒸汽回流的高度:超过冷凝管进水口高度2~3cm即可。

(3)冷却(不可以拆卸回流冷凝管)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

(4)依次用10mL水,10mL10%碳酸钠溶液洗至无酸性(pH=7),再水洗一次,用少许无水硫酸镁干燥。

(5)重蒸(略)。

(6)用一干燥的小烧杯称产品重量(或用量筒量取产品体积)。测其产品折光率。 纯化流程:

混合物 (乙酸、乙酸丁酯、水、硫酸) 加10ml水

上层下层

(乙酸、乙酸丁酯)(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中和 上层下层 (乙酸丁酯)(乙酸钠溶液) 加10ml水

下层上层

(Na2CO3溶液)(乙酸丁酯)

①加无水MgSO4干燥

②过滤 滤液(乙酸丁酯)滤渣 (水合MgSO4)蒸馏 馏液(纯乙酸正丁酯)

产品:乙酸正丁酯,有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

小烧杯原重 g,现重 g,产量 g,产率 %。 数据记录:室内温度 ℃。 样品 读数1 读数2 读数3 平均值 文献值 乙酸乙酯 偏差=平均值-文献值 讨论:(很重要,请填写!)

七、思考题

偏差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0bodu8bp1d03ypi6bk157e16g2f4sy00or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