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子分值表
发生频次:a 每周小于一次 每周大于一次(含) 连续发生 环境影响范围:b 本岗位 公司 本市 相关方的关心程度:c 不太关注 地区性关注 社会性关注 对环境因素控制措施:d 有措施 措施不完善 无控制措施
4.5 环境因素更新
4.5.1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新建项目、生产工艺改变、产品结构调整、法律法规变更等原因,将会形成新的环境因素或重要环境因素,各单位/在环境管理体系内审之前,对更新后的环境因素进行一次汇总和评价,填写新的《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技术安全处。
4.5.2 技术安全处将各单位更新后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汇总并核实,填写集团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一些原有的重要环境因素,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已不具备重要环境因素特征的,应作为一般控制因素,或根据实际情况不再作为环境因素考虑,并对有关记录进行标识。对新识别的环境因素,应按照“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予以评价,对其中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应作为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a=1~3 1分 2分 3分 b=1~3 1分 2分 3分 c=1~3 1分 2分 3分 c=1~3 1分 2分 3分 5 相关文件
《信息交流和协商管理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记录
《环境因素调查表》 《环境因素评价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Q/SC 28001—2007
编 制: 杨 华 日 期: 2007.3.15 审 核: 唐延丰 日 期: 2007.3.15 批 准: 曹瑞国 日 期: 2007.3.15
XXX 重 工 有 限 公 司
4.3.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l 目的
辨识公司活动、生产、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和更新重大风险,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 适用范围
公司活动、生产、服务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更新与管理。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风险因素清单》。
3.2 技术安全处负责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判定重大风险,监督检查对重大风险的控制。
3.3 各单位负责识别本单位的危险源和对风险的控制。
4 工作程序
4.l 初始职业健康安全评审
在体系建立之前,应对初始职业健康安全状态进行评审,以了解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现状。
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a)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b) 识别公司活动、生产、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和判定重大风险因素;
c) 对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 d) 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
e) 初始职业健康安全状态评审的过程和结果,由技术安全处负责整理成《初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审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 4.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时机
a)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
b) 以各单位、部门为对象,每年2月份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
c) 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公司的活动、生产、服务或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评价。 4.3 危险源辨识步骤 4.3.1 危险源辨识顺序为:
a) 辖区平面布局;
b) 建筑物; c) 生产和服务过程; d) 设备、装置;
e) 危险及有害作业部位(易燃易爆、噪音、高低温、高压、高处作业、有毒有害等); f) 各项制度; g) 生活设施和应急;
h) 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
4.3.2 各部门和单位在辨识危险源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a) 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 b) 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 c) 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d) 有职业危害、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e) 已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f) 自己认为单独进行评估需要时的活动和情况。
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4.3.3 各部门和单位应将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调查表》,并进行初步评价,填写《危险源汇总评价表》报技术安全处。
4.3.4 技术安全处负责收集各单位的《危险源调查表》和《危险源汇总评价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初始评价,填写《危险源汇总评价表》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编制《重大风险因素清单》。 4.4 重大风险的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以与系统危险有关的三种因素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作业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D——危险等级。 其计算公式是:D=L×E×C
各因子的分数值见《风险评价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