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施工方案
一、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1从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的距离在10米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
1.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的得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1。3根据甲方要求或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1。4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呈直线型。 1.5水准点按四等水准要求施测.
1。6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定期复核,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2、轴线及各控制点的放样
2。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在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2。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其四周不低于8点(每个方向不低于3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指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2.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他细部轴线。 3、轴线及高程点的放样程序
图3—1基础工程放线流程图
4、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各项保证措施
4.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测量必须按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4.1.1基础工程控制轴线
>100m ≤1/7000(相对误差) ≤100m ≤±5mm(对于轴线小于±5mm) 4。1.2标高小于±5mm
4。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4。2.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4.2.2钢尺测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4.2.3标高抄测时,采用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5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3细部放样应遵循以下原则
4。3.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无误。 4.3。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4。3。3有方格网的必须矫正对角线。 4.3.4方向控制使用距离较长的线。 4。3.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5、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5。1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2、3条的叙述中进行。
5.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5.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有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由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5。4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6、仪器的配备及人员组成 6。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表5—8 测量器具配备
6。2测量人员组成 测量班长: 1名 测量技术员: 2名 测工: 2名 7、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7。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7.2所有一起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检查。 7。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7.4仪器使用完毕,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7。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震动的车上. 7.6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员不得离开仪器。
7.7水准尺不的躺放,三脚架、水准尺不得作工具使用。 8、测量管理制度 8。1所有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8.2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公司技术部制定的《测量管理制度》基本方案.
8。3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行施测。
8.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及时汇报.
8。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8.6经常与技术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8。7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使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 8。8有关业务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8。9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8。10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人员交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