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
二.说学情
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比较喜欢买玩具,教材中的情境图很适合孩子们的心理,所以我创设情境导入,并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主动性,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路,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
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
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1)各种球,圆柱,长方体乱地摆放,说说怎样整理? 让学生感受物体摆放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课题。
(2)提问:小朋友们:看东西这么乱,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师吗?
谁来说说好的方法?指名上台摆一摆。设计这部分是为了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