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3 失效率等级
名 称 符 号 最大失效率(1/h) 亚五级 五 级 六 级 七 级 Y W N Q 3×10-5 1×10-5 1×10-6 1×10-7 八 级 九 级 十 级 B J S 名 称 符号 最大失效率(1/h) 1×10-8 1×10-9 1×10-10 3. 可靠性的分类
(1)固有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是指产品的设计、制造时内在的可靠性。对电子产品来说,产品的复杂程度、电路和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元器件的工作参数及其可靠度,以及机械结构和制造工艺等影响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对于元器件来说,原料品质、制造工艺、工作参数等影响固有可靠性。电子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元器件的可靠性。产品越复杂,所用元器件越多,产品固有可靠性越低。
(2)使用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是指使用和维护人员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它包括使用与维护的程序是否正确、设备选用是否合理,操作方法是否得当以及其它人为的因素。使用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设备的人。熟练而正确的操作,及时的维护和保养都能显著提高使用可靠性。
(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指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对可靠性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对设备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4.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6
(1)设计方案的简化 在满足产品性能的要求下,要尽量减化设计方案,减少所用元器件的数目,选用可靠性高的元器件,尽可能降低元器件的使用应力强度(降额使用),这是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设计阶段一定要按可靠性要求进行设计。
(2)注意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将造成生产和科研费用增加,即生产成本提高,但使用和维修费用将随可靠性提高而降低,因此总的费用不一定增加。若降低产品可靠性,虽然研制、生产费用下降了,但其使用和维修费将上升,总费用仍有可能增加。
(3)可靠性与可维修性 考虑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时,还应考虑可维修 (4)加工工艺的可靠性 工艺加工必须保证产品元器件在加工过程中,不致受到热力、机械的和电气的损伤,并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加工。应当把可靠性设计与加工的可靠性密切配合起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关于加工工艺的要求,在以后各章中均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
(5)充分考虑元器件和产品的可靠性,适当采用余度设计和备份设计。
1.5.2 元器件可靠性与产品可靠性 1. 元器件的可靠性
元器件的可靠性通常用失效率来表征。实践发现,普通元器件和半导体元器件的失效规律不尽相同。
(1)元器件的失效规律
普通电子元器件的失效规律如图1.2所示,这就是常说的船形曲线或浴盆曲线,它分为三个阶段:
17
图1.2 典型普通元器件失效曲线
在使用的早期,由于设计、制造上的缺陷而发生的失效叫做早期失效,对应的失效期为早期失效期。这个时期失效高,但随元件的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失效率迅速降低;在早期失效之后,进入偶然失效期,也称随机失效期。此时,失效率是常数,且较低,偶然失效期是元件使用的寿命期;在产品使用的后期,进入老化失效期,失效率迅速上升,产品报废。通过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加强检验、质量控制和对元器件进行筛选老化,可以大大降低早期失效率。研究偶然失效期对实践指导最有意义,电子设备的所有元器件和组件都应工作在失效率较低的偶然失效期,尽量避免工作在耗损失效期。
(2)一般元器件的可靠性通常用失效率表示。元器件工作在偶然失效期,其失效率为常数λ,由(1.5)式,其可靠度为:
R(t)=e-λt 元器件可靠性与使用条件有密切关系,使用条件包括工作环境条件和负荷条件。一般说来,元器件所处的条件越恶劣,其失效率越高,因此,元器件一般都是降额使用,使其失效率降低,延长工作寿命,提高可靠性。所谓降额使用就是元器件的额定参数要高于使用参数。但并不是说所有元器件都是减额越多越好,如继电器减额则吸引力减少,氧化膜磨不掉,可靠性降低。所以降额使用要根据具体的元器件区别对待。
2. 系统可靠性
18
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由多个子系统或部件组成。而每一个子系统或部件又由多个元器件组成。我们可以根据元器件的可靠性求得系统可靠性,也可以根据系统可靠性分配各子系统的可靠性。
(1) 串联系统
设一个复杂的系统C,可以由多个子系统或部件A1A2A3……An组成,只要任何一个Ai失效,则C失效;若要C可靠,则Ai 必须全部可靠。这样的系统C的可靠性为
R(C)=R(A1)×R(A2)×R(A3)×……×R(An)=?R(Ai) (1.7)
i?1n由于R(Ai)≤1,所以相乘项越多,则积越小,因此,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应尽量减少串联系统的数目。
(2)冗余系统(备份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低于各子系统的可靠度,当串联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不能满足预定要求时,可以采用备份元件或备份系统的方法提高可靠性,称为冗余系统或备份系统。冗余系统只在极端重要的场合(如导弹发射与制导、卫星系统等)或元件可靠性满足不了系统要求时才采用。并联系统是最常见的冗余系统。它的特点是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元件(或子系统)可靠,则系统就可靠,只有所有元件(或子系统)全部失效时,系统才失效。
可见,备份越多,可靠性越高,但设备费用却成倍增加,因此,可靠性的提高,要着重提高基础件(或子系统)的可靠性,而不提倡采用备份。
1.6 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的方法
电子产品是由电子元器件、组件、部件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组合起来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的基础是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电子元器件的正确选用、合
19
理的结构设计、有效的防护措施是保证电子产品可靠性最有效的办法。本节主要从上述几方面介绍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的方法。
1.5.1 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 1.选用电子元器件的原则
(1)根据电性能指标和使用条件选用合适的元器件,使用条件不得超过元器件参数和环境条件,并留有富余量;
(2) 尽可能地压缩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数量,提高它们的复用率; (3)除特殊情况外,所有电子元器件都要按不同要求进行可靠性筛选,然后才能用到电子产品中去;
(4)仔细分析比较同类元器件的差异,择优选用,并注意积累元器件在使用中的性能与可靠性方面的依据,作为以后选用的重要依据。
2.选用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筛选,就是要从一批元器件中选出可靠性较高的元器件,淘汰那些有潜在缺陷而导致早期失效的元器件,这对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技术困难和经济合理性,我们必须精心选择应力条件和筛选方法,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达到规定的可靠性。
(1)按复杂程度可分为:
①分布截尾筛选法:筛选掉参数偏离标称值过大的产品。 ②应力强度筛选法:对产品施加各种应力条件后进行测试挑选。 ③老炼筛选: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产品施加各种应力条件后进行测试挑选。 ④线性鉴别筛选:类似于老炼筛选,但要运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判别。 ⑤精密筛选:在接近于产品使用条件下进行长期老炼,并多次精确测定参数变化量,从中进行挑选和预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