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利用图形表述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1)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与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有关。
14、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传统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15、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①在初始期,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②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是资本,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出到发展中国家;③而在成熟期,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则成为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力量,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16、简述持续性倾销的三个条件(用图形表示)。
(1) 含义:是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期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条件: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即该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不再是价格的接受者,从而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②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弹性不同。其中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比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要大。③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因此不存在销售到国外市场的产品流回本国的可能性。
17、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
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形成了J曲线。具体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1)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2)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4)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5)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
政策含义在于通过缩短各种时滞,使得本币贬值能够尽快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18、即期外汇市场交易包括哪些情况?(仅了解)
⑴银行同业拆放:银行为了避免经营外汇业务的危险,每天都需轧平头寸,卖出各种外汇的多余头寸,买进某种外汇的短缺头寸。由于这种业务主要是在银行间进行的,故称为银行同业拆放。
⑵国际贸易结算:主要是银行和进出口商之间因为国际贸易支付而发生的即期外汇买卖。
⑶套汇:指人们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可以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其主要特点是:①数量大②由于时间短暂,必须用电汇进行。
温馨提示:本复习资料仅仅适合于同学们系统性地完成“看教材”后的第二轮复习,绝对不能带入考场,凡带入考场的任何相关电子档或纸质档资料,一经发现,绝对上报学校,开除学籍!!要让别人相信你,请你先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 四、计算与论述:(每题10 分,共20分)
1、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即使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但只要存在成本上的相对差异,国际贸易仍会发生,每国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 (2)评价:
贡献:①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
②丰富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以及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相对优势来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为自由贸易
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局限性:①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②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与现实各国实际情况相违背;
③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资本丰富的国家(A)在资本密集型产品(X)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B)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Y)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贸易的发生 (2)评价:
贡献:①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②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
③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局限性:①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②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③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3、在自由贸易条件下,1千克棉纱的到岸价格折成人民币是20元,其投入原棉价格为15元,占其成品价格的75%,余下的5元是国外加工增值额,即V=5元。如果我国进口原棉在国内加工棉纱,原料投入系数同样是75%,计算对原棉和棉纱征收关税而引起的有效保护率: 套公式
(1)设对棉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免税, (2)设对棉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也征税10%, (3)设对棉纱进口征税8%,原棉进口征税10%,
4、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对货币贬值影响国际收支的效果均有论述,阐明各派观点并作简要评论。
(1)弹性分析方法,指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密切相关,所以被称为弹性论。
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一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ηx+ηm>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评价:
①存在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②只考虑了货币贬值对国家收支的直接影响。
(2)吸收分析方法,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①供给方面: 当一国生产要素尚未被充分利用而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上升就可能进而引发产量扩大,使国民收入增加。
②需求方面: 如果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贬值即可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③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角度: 如果一国采取贬值政策的同时放松那些保护性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使资源配置的扭曲得以降低,那么,贬值就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国际收支。 评价:
①比弹性分析法更为全面。货币贬值所引起的进出口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经常项目,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
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经常项目。
②吸收分析法是在接受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以后出现的。它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
这实际上等于在国内进行紧缩政策,而同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
③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仍然指的是贸易差额,完全忽略了资本移动等在国际收支中的重要地位。 ④它和弹性论、乘数论一样,完全忽略了国内货币供应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3 ) 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国际收支的货币特征,即强调货币供求在决定一国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到一起,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超过了需求,而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低于货币需求。 评价:
①不是单独考虑商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而是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是货币分析法与其他理论的显著区别。 ②货币应是存量,不应看作流量,因而一种健全的国际收支理论应把二者区别开来;
要素的自然禀赋 要素供给 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 要素相对价格 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
③货币的存量可以通过两种措施来调整,即国内信用的紧缩或扩张和国际储备的增减。一个国家可任选其一。 ④货币论者一般都强调应当全面分析国际收支,并认为调整国际收支是一个长期过程;
⑤以现代经济学中的瓦尔拉定律作为理论基础,即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对商品、证券和货币的超额需求的总和必然为其他市场上的超额需求所抵消。
5、试述经常项目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1)前提假定:一国存在经常项目(CA)顺差,意味着改过商品、劳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的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
(2)如果一个国家经常项目顺差(CA>0),则意味着该国对外投资净额是正的(If>0,即该国是其他国家的净贷款供给或投资国);该国的储蓄大于国内投资(S>Id);该国的产出高于相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即Y>E)。相反,若一国经常项目存在逆差,则意味着该国是净对外借款国、该国国内储蓄少于投资、支出超过产出(或收入)。、 6、要素禀赋与生产技术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能否发生贸易?为什么?
能。根据新贸易理论,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从而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再进一步阐述一下第六章的理论观点)
7、画图分析进口关税(完全竞争条件下小国的情况)与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福利影响的异同。
(1)左图为小国情形的关税效应分析(局部均衡):
进口关税,指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Q1提高到Q3,生产者剩余由△ICPw的面积变成△IAPt,的面积,即生产者增加的福利为a; 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由Q2减少到Q4,消费者剩余由△HGPw的面积变成△HBPt的面积,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为a+b+c+d。 税收效应:征收关税所获得收入=进口量*关税率= Q3 Q4*t,即等于矩形AEFB的面积c。
净福利效应:a—(a+b+c+d) + c= —(b+d)<0,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净损失为b+d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右图为小国情形的配额效应分析(局部均衡):
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现在假定限额为Q3 Q4,且Q3 Q4 < Q1 Q2。
同理可知,生产效应=a, 消费效应 = -(a+b+c+d),而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即关税效应=0。 故净福利效应= a - (a+b+c+d) = - (b+c+d) 。
( 3 ) 同:进口配额与关税都是一国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异: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 进口配额使得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8、远期外汇市场交易有哪些类型?什么是抛补的利率平价和无抛补的利率平价?
(1) ①套期保值:指卖出或买入金额相等于一笔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外汇,使这笔外币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汇率变动的影响。②投机:指根据对汇率变动的预期,有意持有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利用汇率变动来从中赚取利润。③套利: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④掉期交易:指交易者在外汇市场上买进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交割期不同的等额的同一种货币的交易。⑤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外汇期货是一种标准的远期合同,它是在有形的交易市场,通过清算所下属的成员清算公司或经纪人,根据成交数量、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标准价格购买和出售远期外汇的交易。外汇期权交易是期权购买方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后,有权在将来的约定时间按照约定的汇率向期权卖出方买入约定金额的某种货币卖出另一种货币的交易。 (2)自己总结
9、结合实际,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通常需要哪些条件?
(1)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临近。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形成统一的内部大市场需要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作为客观基础,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国家之间是很难建立成员国之间统一的内部市场。
(2)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这种互补既包括产业间贸易优势的互补,也包括产业内贸易优势的互补。一般而言,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越强国际一体化组织越容易建立和稳定,否则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3)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稳定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各参加某种形式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总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经济利益,尽管他们需要让渡一部分权利,但是这种权利让渡所带来的利益大于由此付出的代价,所以成员国还是希望参加。相反如果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只照顾到少数大国的经济利益,那么其他国家就可能退出。
(4)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一般而言,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各成员国让渡一部分的国家主权,如果参加国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这种权利让渡不会导致一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相反如果参加国政治制度差异很大,那么某种主权的让渡就是非常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