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压韵和语言的

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和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

要是诗行中重复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

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组合巧妙的

语言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乐曲组接在一起,等等;将“看海去”

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

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

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四、小结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

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

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

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

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五、作业: (1)评价手册 (2)预习下课

《奥德赛》(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说

《奥德赛》(节选)是接着《诗经·采薇》之后的一篇文章,单元讲解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裂变子题是“古典的乡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讲解中要努力使学生从内容上感知故园之思这一久远的主题,在形式上要着力于来自中西方诗歌源头的双峰对峙的诗歌的不同审美情趣的体悟。

二、教学准备

1.课前看《木马屠城记》或《特洛伊》影片(此两片略有不同,但要提醒学生影片拍摄得神话色彩较淡,情节与《荷》诗原文略有冲突),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荷马史诗》的内容。不足处是此两片皆写到《伊利昂记》的结束,而《奥德赛》的内容没有涉及。

2.所以第二堂课可用课件(大学课件)全程讲解《荷马史诗》的内容,此时学生对《伊》较为了解,所以重点讲解一下《奥德赛》的相关内容。

课件相关:http://bbs.3hj.cn/dispbbs.asp?boardID=151&ID=71167&page=1

3.介绍一下《希腊神话》的一些对今天较有影响的典故,三槐有这样的好贴,可以下载下来或在线给学生看——http://bbs.3hj.cn/dispbbs.asp?boardID=151&ID=71026&page=1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我非常看重导入,因为这牵涉激趣,或营造问题情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课同样要“凤头、猪肚、豹尾”。

2.介绍一下课文背景和作者,这也是我最近较为关注的,我认为语文特别缺乏这些“知人论世”的东西。

3.当堂朗读,对这篇文章尤为重要。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这首诗初读起来会感到极不适应,感觉不到什么美感,所以我要给学生一个要求:读,读,读,直到读出美来!——然后课堂交流!为此,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朗读,可以搞比赛,还可以录制下来播放.

4.课堂交流:当堂交流读书体会,可以是疑问,可以是心得,可以是欣赏,总之是自己的体会。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点拨、引导,重点是从单元主题、课后练习(含本段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两方面着手。

5.比较阅读:将此诗与《采薇》对比阅读。

注:4/5两部分,教师要精心准备,否则课堂引导会无所适从,也不能突出重点。重点:内容方面,应该是乡愁,这种乡愁还跟战争、爱情以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形式方面,它不像《采薇》那样工整,现实主义,含蓄,比较自由舒展,有一层浪漫色彩,更粗犷直白一些,但都一样地充满着深沉的苍凉。

四、迁移拓展

1.结合比较阅读,成一赏析短文。

2.选读部分中西方神话,了解神话的隐喻结构。

注:神话是对现实的一种虚拟性的解释,如命运女神总是带着一层薄薄的面纱,暗示命运不可捉摸,但又似乎能见到一些。《荷马史诗》中写争吵女神没有被邀请到,用金苹果挑拨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罗狄特,争吵女神真厉害,她的手法非常类似于晏婴的“二桃杀三士”。

采薇》新课程教案

学习引导】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诗经》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民歌。风的主题主要是:爱情+战争+劳动……

其中“风”又可分为卫、郑、秦、陈、桧、齐、曹、邶、唐、周南、召南等15国风,共160篇,是各诸侯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各国国情不同,民歌的风格呢,也有区别。比如郑风,它歌唱爱情,就比别的国家要大胆,要放肆(郑风淫)。

“雅”——宫廷乐曲。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雅俗共赏)。“雅”是西周王朝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大雅”一般用诸侯朝会,31篇,“小雅”一般用于贵族宴享,74篇。

“颂”——“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 篇,共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2、《诗经》表现手法—— “赋”、“比”、“兴”。

(1)赋是“铺陈其事”,即直接的叙事和抒发感情。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即譬喻和比拟。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3)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用别的事物作为开头,再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它更具艺术感染力。如初中学过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薇即巢菜,又称野豌豆,可食。

【字词点击】 文言字音: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lài):无人慰问。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语句透视】

「语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透视」:古人评价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古人评价二: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今人评价: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潜然泪下。

【片段扫描】 「片段」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赏析」

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片段」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曰戒,玁狁孔棘。 「赏析」

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文章赏析】 倒叙章叠的结构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猃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跌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凶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部教案

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压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和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bf6w48ld94i6jo0x1m776vac3ljxx012b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