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精读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调经论是什么意思呢?调,即调理、调治的意思。经,指经脉。 经脉为人体气血运行之通道,内连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凡外邪犯人,可以通过经 脉而外达肢节内传脏腑;脏腑肢体的病变,也可以波及经脉,故调治经脉能治肢节、脏腑虚 实百病,所以篇名曰\调经论”。 正如高士宗《素问直解》所云:\十二经脉,内通五脏六腑,外络三百六十五节,相并 为实,相失为虚,寒热阴阳,血气虚实,随其病之所在而调之,是为调经论也。”
精读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调经论,全面阐述了经络在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是学习中医不可不读的文章。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常欲何问?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 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 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径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 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 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 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
不可按之,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 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 中,故内热。 大气乃屈。帝曰:补虚奈何?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常欲何问?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 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点评】本段提出百病的发生,皆因气血虚实的不和谐所致。 常欲何问,你想问哪方面? 常,通常; 何以生之乎?何,什么; 以,
因为 生,发生 之乎,语气词 是故,所以守,守候,此处指诊治都离不开经络之意 经隧,经络 焉,那里,指经络。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怎样是有余,怎 样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 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 志有有余,有不足。这些共计十种,它们的气各不相同。 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而发生百病。 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是 怎样发生的呢? 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道路都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 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 【原文】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 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 休
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径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 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点评】指出神、气、血、形、志,五种状态的有余和不足的诊治方法。 洒淅起于毫毛 洒淅,指打寒战,寒颤貌。 无中其大经 中,[zhng],击中。 致之,致,达到,指通过按摩,让气血汇聚于需要之处。按摩勿释 勿释,不要释放,指按摩时间要久一些。 息利,指呼吸通畅少气,指气短 经隧,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隧”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位于身 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 出于经隧,以行血气。」 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意思,如 《灵枢.玉版篇》:「胃之所出气血者,经 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 适,合适,恰到好处之意。指针刺之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刺到适合的位置。必革,革,革除,停止。指针刺到达病处即可停止。 孙络,细小的络脉水溢,指湿。但凡胖人多湿。 径溲不利,指即泾溲不利,即小便不利,也被用来形容大小便不通利。《调经论》云:\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王冰注:\泾,大便。溲,小便也。” 邪气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