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尾松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马尾松初植密度造林的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较合理的初植密度,供生产实践参考。
关键词:栽植 营造林技术
造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在物质生产和物质循环中充分发挥出森林的生态系统效益。由于传统的造林方式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物种退化、林木生产力低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影响林业的持续发展,因此,近年来人们正积极探索其它更适宜现代林业发展保护森林生态的造林方式。本文主要以福建省造林中马尾松种植技术的应用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
1试验方法
1.1选择研究地块。为了研究探索适合上杭县古田镇的造林技术和造林方法,在上杭县古田镇选择不同条件的四块地块进行试种研究。
1.2选用林地清理方式。主要采用带状整地方式,即在采伐作业完成后,先劈倒杂草灌,挖净五节芒,以免因采伐剩余物所压而造成状整地作业困难。在完成的采伐迹地上,采用带状或块状清理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挖穴,带宽50~100cm,带内锄草松土,带间保留原有植被。在带内挖小明穴,穴规格40cm×40cm×30cm,依据选定的造林密度挖穴,穴内施有机肥复合肥0.15kg作为基肥。2013年3月种植马尾松半年生容器苗。
1.2 在实验选择地块上采用不同的造林初植密度。5、6、11、12四个小块造林初植密度分别采取2250株/hm2、2505株/hm2、3000株/hm2、4500株/hm2。
2采用的主造林应用技术
2.1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造林人员应该实验地的气候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科学的造林方法。一般而言,植树造林的方法主要有插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以及分植造林法等。对于山区来说,不能提供给播种法以充足的林区条件;而插种造林法只能适用于小片范围内的植树造林工作;植苗造林法对造林地的立地要求不高,是非常适合的造林方法;而分植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适合用在种植营养繁殖的树种上,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2采伐迹地的造林。树种伐桩萌蘖更新能力多有不同,根据这些不同,采伐迹地就需要做好选育工作。在完成的采伐迹地上,采用带状或块状清理采伐剩余物,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挖穴,带宽50~100cm,带内锄草松土,带间保留原有植被。依据选定的造林密度挖穴,穴内施有机肥复合肥0.15kg作为基肥。对于伐桩密度和树种的具体情况做好造林工作,例如迹地伐桩稀疏的就需要做好补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