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武大版教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图3-4旋桨式流速仪

根据测速方法的不同,流速仪法测流可分为积点法、积深法和积宽法。 最常用的积点法测速是指在断面的各条垂线上将流速仪放至不同的水深点测速。测速垂线的数目及每条测速垂线上测点的多少是根据流速精度的要求、水深、悬吊流速仪的方式、节省人力和时间等情况而定。国外多采用多线少点测速。国际标准建议测速垂线不少于20条,任一部分流量不得超过10%总流量。表3-1是美国在127条不同河流上的测站,每站断面上布设100条以上的测速垂线,对不同测速垂线数目所推求的流量,进行流量误差的统计分析。

表3·1 各种测速垂线数对流量的标准差 测速垂线数 8-11 12-15 标准差 4.2 4.1 16-20 2.1 21-25 2.0 26-30 1.6 31-35 1.6 0 104 表3-1说明:测速垂线数愈多,流量的误差愈小。

畅流期用精测法测流时,如采用悬杆悬吊,当水深大于1.0m可用五点法测流,即在相对水深(测点水深与所在垂线水深之比值)分别为0.0、0.2、0.6、0.8和1.o处施测。

为了消除流速的脉动影响,各测点的测速历时,可在60~100秒之间选用。但当受测流所需总时间的限制时,则可选用少线少点、30秒的测流方案。 (四)流量计算

流量的计算方法有图解法、流速等值线法和分析法。前两种方法在理论上比较严格,但比较繁琐,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分析法。具体步骤及内容

如下(图3-5):

1.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视垂线上布置的测点情况,分别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一点法 Vm =Vo.6

二点法 Vm =0.5*(V0.2+V0.8)

三点法 Vm =(V0.2+V0.8+V0.6)

五点法 Vm=0.1*(V0.0+3V0.2+3V0.6+2V0.8+V1.0)(3-7)

式中,Vm为垂线平均流速V0.0、V0.2、V0.6、V0.8、V1.0均为与脚标数值相应的相对水深处的测点流速。 2.部分平均流速的计算

岸边部分:由距岸第一条测速垂线所构成的岸边部分(两个,左岸和右岸,多为三角形,按下列公式计算: vl=αVml (3-8) vn+1=αVmn (3-9)

式中,α称岸边流速系数,其值视岸边情况而定。

斜坡岸边α=0.67~0.75,一般取0.70,陡岸α=0.80~0.90,死水边α=0.60。

中间部分:由相邻两条测速垂线与河底及水面所组成的部分,部分平均流速为相邻两垂线平均流速的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Vi =0.5*(Vmi-1+Vmi) (3-6) 3. 部分面积的计算

因为断面上布设的测深垂线数目比测速垂线的数目多,故首先计算测深垂线间的断面面积。计算方法是距岸边第一条测深垂线与岸边构成三角

形,按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左右岸各一个);其余相邻两条测深垂线间的断面面积按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其次以测速垂线划分部分,将各个部分内的测深垂线间的断面积相加得出各个部分的部分面积。若两条测速垂线(同时也是测深垂线)间无另外的测深垂线,则该部分面积就是这两条测深(同时是测速垂线)间的面积。 4. 部分流量的计算

由各部分的部分平均流速与部分面积之积得到部分流量,即 qi=ViAi (3-11)

式中,qi、vi、Ai分别为第i个部分的流量、平均流速和断面积。 5·断面流量及其他水力要素的计算 断面流量 Q??q (3-12)

i?1in

断面平均流速v?Q/A (3-13) 断面平均水深h?A/B (3-14)

在一次测流过程中,与该次实测流量值相等的、某一瞬时流量所对应的水位称相应水位。

?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武大版教材)

图3-4旋桨式流速仪根据测速方法的不同,流速仪法测流可分为积点法、积深法和积宽法。最常用的积点法测速是指在断面的各条垂线上将流速仪放至不同的水深点测速。测速垂线的数目及每条测速垂线上测点的多少是根据流速精度的要求、水深、悬吊流速仪的方式、节省人力和时间等情况而定。国外多采用多线少点测速。国际标准建议测速垂线不少于20条,任一部分流量不得超过10%总流量。表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b1gj165246cyp27lz4y3h0qq02udc01bu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