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1中国畜牧业现状 1.1我国畜牧业基本情况
2012年全国畜牧业的主要生产状况见表
1.-3
表1 2012年年底主要家畜存栏数量(万头、万只)
牛 猪 羊 山羊 绵羊 10360.46 46862.73 28235.78 14274.24 13961.55 2012年牛、猪、羊、山羊、绵羊的存栏数量分别是 2000年的0.84
倍、1.12 倍、1.01 倍、0.95 倍 1.07 倍。
表2 2012年主要家畜出栏数量(万头、万只) 牛 猪 羊 家禽 4670.68 66170.3 26661.52 1132715.16 表3 2012年主要畜产品产量(万t)
肉类总 量 牛肉 猪肉 羊肉 山羊绒 细羊毛 7965.14 647.49 5060.43 393.10 1.798906 13.283575 2012年肉类总产量为2000年的1.28倍。其中,猪肉的产量 为2000年的1.27倍,牛肉的产量为 2000年的1.26倍,羊肉为 1.44
倍,在各种肉类中羊肉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总量中所占比例来看,肉类中猪肉所占比重为
从各类肉在肉
63.53%,2000年
为65.94%,1996年为68.89,呈现出猪肉所占比重呈逐渐下降趋 势但结合表1可以看出,中国猪的个体产肉能力在逐渐升高。
1
2012年牛肉所占比例为 8.13%、羊肉为 4.9%,而2000年和 1996 年
则分别为 8.53%、7.77%,4.39%、 3.95%。由此可见在肉类结 构中牛肉呈现波动性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尤为明显, 这与可繁殖 母牛饲养数量下降和养牛业周期长、 效益低有关; 而羊肉比重则 成逐准上升态势。另外从细羊毛产量来看, 2012 年的细羊毛产 量为 2000 年的 1.13倍、
1996 年的 1.09倍,结合羊肉的产量变 化,说明我国绵羊群的结构以及
呈现出由过去的单纯细毛羊向肉 毛兼用细毛羊转变; 2012 年山羊绒的产量为 2000 年的 1.63 倍、 是 1996 年的 1.88 倍,可见绒山羊在我国山羊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在增加, 另外绒山羊的个体产绒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与山羊绒是 我国农产品中主要支柱产品有直接关系。 总之,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均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
59,1kg、20.6kg、28.2kg,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禽蛋
占有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 均水平的
1/3。
1.2 我国畜牧业当前发展态势
1.2.1 生产方式由分散粗放饲养向标准化养殖转变
2011 年全国年出栏 500 头以上生猪、 存栏 500 只以上蛋鸡和存 栏 20 头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标准分别达到 36.63%、 79.99%和 51.12%,标
准化养殖已经成为畜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
1.2.2 畜牧业的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畜牧业主产区产业优势明显, 生猪、蛋鸡和奶牛优势省区猪 肉、禽蛋和牛奶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92%、 67.7%和 88.3%。
2
1.2.3 畜牧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2011 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为 2.58 亿元,比 2005 年的 1.33 亿元
增长 94%,部分畜牧业发达地区养殖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 收入的
50%以上。
2 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稳定制约
2.1.1 饲料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畜禽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其 饲料以农
副产品为主,但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随后我国大量 引进国外品种进行改良, 大部分引进品种已完成本土化, 一些品 种已经成为畜禽生产的主要品种 (如肉牛、生猪、蛋鸡、肉鸡等)。 如生猪方面的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其饲料均是以玉米和大 豆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体会, 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大豆产品中 18%-22%为大豆油,其余
78%-80%都是豆粕,主要 用于畜牧业生产;早在 1965 年我国是大豆净
出口国,而现在是 净进口国。过去我国是玉米净出口国,从 2010 年开始成为净进 口国。 2011 年进口大豆 5264 万吨、鱼粉 121 万吨、玉米
161.7 万吨由于我国对大豆和玉米的需求增多,而起主要依赖于进口。 因
此饲料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2.1.2 土地 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即使是小规模养殖的用地也比较紧张。 2007 年国务院所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 见》
在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方面支持, 应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制度,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但当初 列为荒山荒地的土地
3
现在大部分已经置换为基本农田保护地, 因 此,发展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收到土地的制约。
2.2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根据 2010 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结果,农业源排放量占全国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的47.6%,氨氮排放量的31%。其中, 畜禽养殖业是农业源排放量的主要来源, COD 和氨氮分别占农 业源排放量的 96%和 79%。因此,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 源污染排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2012 年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 排“十二五”规划》对农业源减排主要考虑畜禽养殖业,明确提 出了农业源 COD 和氨氮的减排目标,即到
201 5年农业源 COD 和氨氮分别应消减 96 万吨和 8.3 万吨,比 2010
年分别消减 8% 和 10%左右。 草原地区重利用轻建设, 过度的超载放牧, 使草原 资源受到破坏。 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目前缺乏科学 管理过度放牧,这种掠夺式经营使草地退化、沙化严重,草原地 区的生态恶化加剧。
2.3 人员缺乏加剧
由于养殖业工作环境差、 待遇低,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养殖业, 相对于 2009年, 201 2年生猪养殖户占农户的比重下降了 4个百 分点,意味着有 2 亿多农户推出了养猪行业, 虽然散户的退出有 利于生产方式的转变, 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百姓不愿意从事 养殖业的意向; 用工难也成为养殖场普遍存在的问题, 养殖场的 人员流动率逐渐升高,尤其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劳动力价格不对上升,用工问题已经成
4
为养殖业最尖锐的问题。
2.4 融资难度加大
由于多数地区的养殖场用地是农业用地, 而农业用地是不能抵 押的,养殖场的牲畜也不能抵押,因此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流 动资金普遍缺乏;同时发展畜牧业投入大、市场和疫病风险高, 回报率低, 从其他行业转入畜牧业的越来越少越少, 导致养殖业 很难扩大规模。
2.5 养殖技术普及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小规 模生产,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 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 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差甚远。 散户养殖生产设备、 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 尤其是在饲养认识方面不能适应 现代养殖业的需要。 同时我国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已经跟不上现 代化的畜牧养殖需求, 虽然我国在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技研究工作 一直很受重视,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过, 一些地 方政府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人士不足,许多“高产、优质、高 效”的畜产品培育技术的利用只停留在口头上, 没有与畜牧业资 源有效利用。此外问饿哦个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员普遍素质偏 低,使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困难,阻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6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由于在我国畜牧业中存在规模化养殖场与纵多小规模养殖并 存,且以小规模养殖为主体的格局。小规模养殖企业、养殖环境 差、畜禽发病率高,不利于畜禽的疫病防治,也不利于养殖行为 的规范。 而且, 分梳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