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调整( C )运行的重要机制。 A、合同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雇佣关系
2、劳务派遣可以定性为( A )劳动关系。
A、组合 B、独立 C、关联 D、集中 3、劳动争议的( B )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A、目标 B、标的 C、原因 D、基点 4、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 B )日。 A、10 B、20 C、30 D、70
5、仲裁实行( B )原则,只要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请即能引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开始,并且实行仲裁前置、裁审衔接制。
A、自愿 B、强制 C、协调一致 D、回避
6、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和使用相( C )。 A、结合 B、制约 C、分离 D、促进
7、( B )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
A、工资发放制度 B、工资指导线制度 C、工资惩罚制度 D、工资奖励制度 8、安全卫生认证制度要点不包括( B )。
A、有关人员资格认证 B、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认可 C、有关单位、机构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
D、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 9、劳动争议与其他社会关系纠纷相比,其特征不包括( D )。 A、劳动争议的内容是特定的 B、劳动争议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C、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 D、劳动争议的解决办法是特定的
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 B )。 A、同级工会代表 B、上级工会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D、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11、劳务关系产生的原因是( A )。 A、社会分工 B、生产要素结合 C、经济关系 D、劳动过程
12、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可以使仲裁时效( C )。 A、中止 B、终止 C、中断 D、延长
13、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以下选项兼具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的纠纷解决机制的是( D )。
A、劳动诉讼 B、劳动检查 C、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 D、劳动争议仲裁
14、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没有争议主体以外的第三人介入或帮助下,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这是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 A )。
A、自力救济 B、社会救济
C、公力救济 D、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15、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不包括( C )。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C、制定法律一律平等 D、及时处理,着重调解 二、多项选择题
1、异地劳动争议原则有( BC )。
A、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的劳动争议由当事人选择派遣单位所在地或接受单位所在地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