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十二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理 霍夫曼系数 城市化 循环累积因果机制 二、问答

1.什么是工业化?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有哪些特点? 2.概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3.简述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理: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著作《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克拉克利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配第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阐释,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这就是所谓“配第-克拉克定理”。

霍夫曼系数: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例关系。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即所谓“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的结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平工业达到平衡;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按霍夫曼的分类,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处于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南非、澳大利亚等,处于第三阶段的有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处于第四阶段的国家在当时还没有出现。

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

循环累积因果机制: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理论。他认为,工业的增长或城市的扩大是一个相关的过程,每一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力量在循环因果关系中相互作用。当新的工业在某一地区建立起来时,该地区就业增加,总人口增多,消费需求上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会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改善生活环境,这些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投资办厂,促进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循环中,发展的动力互为因果,它不仅具有累积效应,而且常常带来加速度,从而使城市和新工业不断得到发展。

二、问答

精选

1.什么是工业化?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有哪些特点?

答:(1)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窄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一定义可见之于许多有关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文献。巴格奇(A.K.Bagchi)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辞条“工业化”就采用了类似的定义:“工业化是一种过程。下面是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或许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加了。” 另一类定义较为宽泛,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即持此种观点。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2)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

我们所谓“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是指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经历过的工业化模式。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模式的共同特征为:

第一,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规模工业企业为载体。工业集中于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部经济”;大企业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不断地向城市流动,社会逐渐城市化。

第二,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是民间发动的。所谓民间发动的工业化就是主要由个人积累资本和进行投资而推动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一般表现为一种进化的、比较均衡的经济进步过程。

第三,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工业化起步于消费品工业,最早的重大机器发明是机器纺织,然后逐渐扩大到投资品工业,其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的阶段、投资品工业的相对增加阶段和投资品工业渐占优势的阶段。

概括地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是追随市场的模式,表现为自发的进化过程,政府干预造成的扭曲较少,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但这一过程往往十分漫长。

2.概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答:(1)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

(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如交通运输业。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也发展起来。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

3.简述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

精选

答: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城市失业不断上升,但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增无减,为此,托达罗提出了一个解释框架。他假定:(1)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但不是无限的(2)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3)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预期收益可用城乡工作实际收入的差距和迁移者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来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

按照这一模型,迁移速度超过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仅仅在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农村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就业机会之间的不平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建议,政府应当把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只有这样,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才会减弱,从而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十三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发展极”理论 回波效应 扩散效应 倒“U”型理论

二、问答

1.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2. 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何借鉴意义?

3. 中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发展极”理论:“发展极” (development poles)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于1955年提出来的。他主张把国民经济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业项目,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计划。佩鲁认为,从空间上看,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这些中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等。通过这些中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这些中心地区就是所谓“发展极”。英美经济学界通常把“发展极”称为“增长点”(Growth Point,国内也译作“生长点”)。增长点理论更强调厂商与行业间的亲和(Proximity)作用,即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增长点一旦出现,有利于形成厂商之间和行业之间在工业化中的网络关系,会进一步扩大外部经济效益。

回波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dal)用“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说明“发展极”对其他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所谓“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

精选

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回波效应”使落后地区由于失去人才而进一步放慢发展的步伐。经济迅速增长地区,由于需求扩张较快,不断拉动投资增长,投资扩大又反过来增加收入和需求,导致另一轮投资扩张,如此循环积累将使贸易也成为把落后地区的储蓄转移到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的工具。区域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经济迅速扩张地区而不利于落后地区,竞争的结果会严重影响落后地区的企业经营,甚至引起倒闭。

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同时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减缓也有利于价格的回落,刺激落后地区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倒“U”型理论:倒“U”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提出来的。他利用24个国家1940年到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资料,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衡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但从长期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是趋于均衡的。威廉姆森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二、问答

1.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发展经济学认为平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不平

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

在以上论述中,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次要的,对立统一才是本质特征。从长期看,如果一个社会总是不平衡发展,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间不平衡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失衡。例如中国改革前长期奉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最终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不平衡发展战略是相对的。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对不平衡增长战略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平衡增长的手段。

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平衡增长战略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缺少实施平衡增长的资源条件这一关键性因素,从而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赫希曼强调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形成约束的特征,强调有限的资源要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它比平衡增长战略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本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

由上述不难看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在理论上各有优点,由于它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在发展战略的主张上产生了差别。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任何将它们绝对化的作法都将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2. 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何借鉴意义?

答: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普遍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人均收入低这一现象,而且还

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为了解决区域

精选

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经济学家们还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通过不平衡增长最后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主张。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工业化过程中逐渐突显出来的。传统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自给自足,区际联系较弱,地方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在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开始分化。核心区或发展极处于支配地位,依靠边缘区提供劳动、资本、原料、市场而发展,区域差距随着发展而不断扩大。按上述区域发展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间的相互依存日趋加强;扩散作用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并形成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随着发达地区向外辐射作用的增强而加快,其趋势是走向全国经济的一体化。但是区域间的差异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因此区域发展不均衡增长战略始终受到众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青睐。

平衡增长战略试图通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这种思路强调平等的重要性,认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际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会引起社会动荡,恶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危害经济发展。但是,如前所述,在实践中要实现所有区域同时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从理论上看,平衡增长战略的具体内容比较含混,是收入的平衡,还是增长率的平衡,或是投资的平衡,并不清楚,如果指各区域经济发展所有方面的平衡增长那也是不可能的。

要解决区域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发展中国家要从长期着眼,制定综合性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既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又体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在保证经济有效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平等程度。

3. 中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相当突出,以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最为显著。

造成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下,形成了半殖民地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现代工业的冲击,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却仍然处在封建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基本得以保留,自然经济的特征没有受到破坏。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状态,使原本由于自然条件差异而形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更加严重。当东部沿海大城市已建立起现代工业部门时,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甚至还保留着极其落后的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中部地区则以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中国广阔的国土上因此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虽然已在全国建立起了现代经济体系,形成了全国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各地区经济交流与协作方面已取得明显进步,但自东向西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性递减的基本格局依然存在,而且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这种差异除了前述的历史原因外,还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首先,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均衡,大部分矿产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集中在东南和西南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属缺水地区。其次,从人口分布来看,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广大的西部地区则地广人稀。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人口呈逆向分布。除此之外,中国东部与西部、北部之间,在温度、气象、水文、交通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研究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必须研究区域间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

精选

0aqlc3e80s6cyp27lz4y3h0qq02ukg01bw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