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我园把语言教育贯穿在幼儿教育的整个阶段。经过小、中班的学习幼儿的语言学习有了良好的积累和发展,但是升入大班后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孩子在语言能力中存在一些问题: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班结合幼儿语言表达呈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探寻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利用幼儿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环节,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使幼儿爱说、会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幼儿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的语言表达做准备。
(一)利用晨间谈话拉近和孩子交流的距离。在晨间接待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和时间,发挥它的功效,拉近和孩子交流的距离。能大幅度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二)引导每个幼儿面向集体大胆表达。通过各种方法让孩子想说,激发孩子想说的欲望。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奖品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
二、在语言讲述活动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讲述活动,培养孩子们大胆表达的积极性和表达的能力。
(一)观察讲述。观察是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师一次次的引导,幼儿在他们的讲述中开始了解和熟悉讲述或编故事的基本要素,大大提高了幼儿讲述的完整性。
(二)排图讲述。训练孩子根据提供的故事线索,在观察和分析图片的基础上,能合理将图片排序,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内容,同时能体会到多种故事情节带了的乐趣。在《乌鸦和狐狸》中教师在引导孩子们了解了故事的情节后,鼓励孩子们大胆排图。并能大胆讲述故事。
(三)经验讲述。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旅行途中的见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班级开展讲述活动《快乐的旅行》 (四)主题讲述。俗话说语言是思维的镜子。通过主题讲述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自由想象和思维能力。我们开展了《假如我会飞》主题讲述。孩子们的讲述充满了想象:假如我会飞,我
会周游各个国家;假如我会飞,我会去宇宙探险、假如我会飞很爽、假如我会飞很快乐、假如我会飞看天有没有变化、假如我会飞看看老鹰是什么样子等等。
三、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有机渗透,提高语言表达的兴趣 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孩子们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体验一下,表演一下等,实现多种语言的转变。展现语言表达的魅力。
(一)诗歌仿编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6岁左右的孩子知识经验比较丰富,抽象思维也有良好的发展,他们已能有感情地叙述自己的见闻和描述具体的事物。而且,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既有模仿又有创造的。他们的学习不仅是单纯的记忆过程,而是会通过模仿,不断总结,使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结合得日益灵活多变。仿编诗歌活动是为小学作文创作能力打下基础。 仿编活动引导孩子在对事物的外在色彩、外形特点等进行创编。同时家园合作,鼓励孩子大胆创编,尊重孩子个性化的创作。 (二)故事续编活动。故事续编是对故事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自己组织语言连贯讲述。是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良好表现。
如语言活动《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中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了?结果怎样等?鼓励孩子发挥想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积极参与创编故事的活动,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自信地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用较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