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
性比较
陈 凯,唐小山,杨启祥,杨华伟,严雪喻,唐凤琴,尚光伟
【摘 要】摘 要: 目的 比较碧兰麻与利多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178颗患牙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89颗患牙)。观察组使用碧兰麻麻醉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麻醉治疗。比较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麻醉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后即刻、注射药3 min、5 min收缩压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舒张压、心率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利多卡因比较,碧兰麻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起效快,麻醉效果好,血压、心率波动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7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 碧兰麻; 利多卡因; 牙体牙髓病; 麻醉效果; 安全性
牙体牙髓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牙体病(牙齿硬组织的疾病)及牙髓病(牙髓组织的疾病)两大类型,临床多采取去髓术等外科方法进行治疗[1]。由于牙髓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的神经纤维,无论是食物刺激还是治疗带来的刺激都会引发剧烈疼痛,患者难以耐受,因此治疗前使用镇痛效果好的麻醉药物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2]。2012年12月—2013年9月本院口腔科对75例门诊牙体牙髓病患者使用碧兰麻进行麻醉治疗,并与同期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治疗的
75例同病种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150例,均为2012年12月—2013年9月在本院口腔科进行拔髓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需要进行牙髓治疗且大部分有活力的患牙178颗。排除标准: ① 肝肾功能异常; ② 凝血机制障碍; ③ 疼痛感觉障碍; ④ 过敏体质者。随机将150例患者(178颗患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89颗患牙),其中观察组男50例,女25例;年龄18~76岁,平均(49.1±7.6)岁;前牙24颗,磨牙36颗,前磨牙29颗;对照组男48例,女27例;年龄18~75岁,平均(49.3±6.9)岁;前牙26颗,磨牙35颗,前磨牙28颗。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身体状况及患牙位置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观察组使用碧兰麻(法国赛特力-碧兰公司生产,1.7 mL/支,有效成分:4%阿替卡因+1/100 000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方法及位置:使用专用注射器常规在患牙唇颊侧根尖区黏膜下进行注射;麻醉用量:单根牙0.6~0.8 mL,多根牙1.4~1.6 mL。对照组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福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1379,5 mL/支)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方法及位置:使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在患牙唇颊侧根尖区黏膜下进行注射;麻醉用量: 2~4 mL。
1.3 麻醉效果判断标准
参照Cepeda等[3]文献资料拟定麻醉效果判断标准,完全麻醉:治疗过程中患
者自觉无任何疼痛感;良好麻醉:治疗过程中患者有轻微疼痛或不适,但能耐受,手术可顺利进行;有效麻醉: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明显,但能忍耐到治疗结束;无效麻醉: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剧烈,难以耐受,致使手术无法进行。总有效率=(完全麻醉+良好麻醉)/病例总数×%。观察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 16.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平均麻醉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为(2.4±0.5) min,对照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为(5.6±0.5) min,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t=5.58,P<0.05)。 2.2 2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完全麻醉67例,良好麻醉6例,有效麻醉2例,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完全麻醉42例,良好麻醉14例,有效麻醉10例,无效麻醉9例,总有效率为74.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6.002,P<0.01)。 2.3 2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比较
麻醉前、注药后即刻、注射药3 min、5 min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舒张压逐渐降低、心率逐渐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头痛、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1/75),未经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