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课题《依法履行义务》是《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题。它一共由三目内容构成:“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
第一目,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关系。第二目,要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和“如何履行法定义务”。第三目,要让学生知晓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并学会区别法律责任的类型。
第二单元重在帮助学生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是初中法治教育专册的重要追求。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课围绕“公民义务意识”,教材在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主要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后,解决了“是什么”方面的问题。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即本课题主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方面的问题,即“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和“如何履行法定义务”等。它是本课和本单元,甚至是整册书,在落实宪法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不断提升公民素养,培养合格公民等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的最终落脚点。
(二)内容依据
1.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⑴“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⑵“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本框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1 / 10
3.本框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公民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知道权利义务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1.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有所掌握。2.对自身生活及社会热点有所了解。
3.通过七年级、八年级上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对法律的某些规定有所了解。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点
1.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认识不足,生活中“重自己的权利,轻自己的义务”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
2.缺乏责任意识,义务观念淡薄,对义务的履行难以自觉。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在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很少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3.法治意识不够强,依法履行义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目标定位 (一)知识目标
1.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知道公民的法定义务的内容、法定义务须履行的原因及要求。3.识记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2 / 10
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2.提高自控能力,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2.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法定义务须履行的必要性及要求。 (二)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五、资源开发
(一)学生策动1.走进生活:
寻:调查记录一件你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却忽视自己的义务”的事情(至少一例),思考这些个案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走进法律:⑴思:请你上网搜集法律案例,并思考个案引发的后果及危害。⑵做:请你上网搜集法律条文,做一份用法律条文介绍生活中的法定义务的手抄报,准备上课展示。(手抄报操作指引:第一、去查找生活中“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和法律禁止公民做的”相关法律规定的资料。第二、作说明:指出该法律规定,是属于“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法定义务,还是属于“法律禁止公民做的”法定义务。并说明该法律规定具体要求公民做什么或具体禁止公民做什么。说明时,先用文字再配图或其他形式一起作说明。)
3.演:根据老师的要求,扮演记者采访、与同学合作编写情境剧本,模拟情境人物表演,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二)教师准备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