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说课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问题四: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A2P2的长度(精确到0.01m) 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引申拓展 问题五.(1)圆心在 p??2,3? ,半径长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过原点和点P(1,1),且圆心在直线2x?3y?1?0 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述方法 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培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掌握反馈情况 (1)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学生间相互补充,完善小结 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两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课堂小结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 作业布置 (自A)巩固型作业:教材P120 习题1,P121 习题4. (B)思维拓展型作业: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22.方程x?y?6x?8y?20?0表示什么图形? 分层设置作业,在思维拓展型作业中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四.教学评价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习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近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1 / 1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一的第二问和例2三角形外接圆的求法,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板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五. 小结: 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例2. 例1.

例3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教法分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用比较广泛。从知识体系上看,它安排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之前;从数学思想方法上看,它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因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圆的一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1 / 1

(1)知识储备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也知道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以及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比较两种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在初中学习时,这两种方法都是以结论性的形式呈现,为本节课的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再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心理特征

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初中学生有了大部分的提升,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在迅速发展。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表现,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采用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3)情感态度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发展上还不够均衡。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中了解了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之后,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再研究。情境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思路的变化,本节课主要是研究利用解析法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学生不熟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理和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用解析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解析法来解决直线与圆的相关问题。 4.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是能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其位置关系,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感受形与数的对立与统一,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根据给定的直线、圆的方程,熟练的求出交点坐标,掌握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合作研究等数学活动,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解析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认识,提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

(1)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学法:

(1)让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来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并体会几何法的优越性; (2)在运用几何法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要能明确运算方向,把握关键步骤。

1 / 1

在以上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的前提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我将一一为大家阐述。 三、教学过程设计 8、课堂结构:

创设情境,提问问题; 探究发现,建构知识; 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9、教学简要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引入:轮船航线与暗礁问题

轮船航线与暗礁问题 一个小岛的周围由环岛暗礁,港口暗礁分 布在以小岛的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30km的圆形区域. 已知小岛中心位轮船 于轮船正西70km处,港口位于小岛暗礁中心 中心正北40km处. 如果轮船沿直线由实际生活中的“轮船航线与暗礁问题”引入课题,使学生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的危险? 认识到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让软件作出港口和轮船确定的直线,由几何画板可以得到圆与直线的方程,此时提出问题: 问题1:(课本引例问题)从图上看,轮船如果不改变航线,是否会受到暗礁影响? 问题2:如果港口位于暗礁中心正北34km,是否会受到暗礁影响?

问题3:如果港口位于暗礁中心正北30km,一定受到的影响么?受到影响的范围多大? 问题4:港口的位置在什么范围内就可以确保轮船不受暗礁影响? 【设计意图】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和兴趣的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问题2、3和4的改编,目的在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去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问题1和2事实上是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而问题3和4是在解决弦长、求切线的问题。由一个例子,提出了四个涵盖了本节课的整个教学内容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本节课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4251015246203.探究发现,建构知识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又提出了两个相关的新问题:

问题5:在平面几何中,我们是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6:如何根据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学生的自主画图探究,在图形的情境下,结合初中所学的知识,学生很容易给出答案。这两个问题体现出,我们可以分别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drrrddrrrddd d和r的关系 d

d>r 公共点个数 2 1 0 进而提出第七个问题: 问题7:给定直线与圆的方程,如何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结合问题五六的答案,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判断;一种是根据圆心距与半径大小比较判断。

第一种方法是从“形”进阶为“数”的研究,学生可能一时不易回答,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将两个几何图形之间的公共点问题转化成方程组的解的问题,并诱导学生思考方程组解的个数与联立方程消元后的二次方程判别式的关系。

而第二种方法,通过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点与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圆心距d,由圆的方程可以得到半径r,进而用“几何法”通过比较d和r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位置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后引导学生将问题7的两种方法步骤化,并利用这两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去解决前面的问题。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数学.

3.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例1.判断以下三条直线:3x+4y+14=0、3x+4y+4=0、3x+4y-20=0和圆心为C的圆

2x2?y?2y?8?0的位置关系。

例2.已知直线x+5y+c=0圆x2+y2=25 相切求c的值。

例3.当k为何值时直线x-y+k=0与圆(x-1)2+(y-1)2=9相切?

设计意图 例1是基础题,例2、3是变式题,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来分析求解问题。本环节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练习难度层层加大,有一定的梯度,基础题和变式题的结合既面向全体学生,也考虑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 4.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给出下列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概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 离 相 切 相 交 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 d与r的关系 解的个数 0 d>r 无解 1 d=r 唯一解 2 d

必做题:完成课后的3、4题; 探究题:已知过点M(-3, -3)的直线被圆 x2+y2+4y-21=0所截 得的弦长为a,求 a 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 基于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课后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安排了基础巩固题、理解题和拓展探究题。使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在知识拓展时起激学生探究的热情,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1 / 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说课稿

问题四: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A2P2的长度(精确到0.01m)反馈训练形成方法小结反思引申拓展问题五.(1)圆心在p??2,3?,半径长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2)求过原点和点P(1,1),且圆心在直线2x?3y?1?0上的圆的标准方程.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aehp2y1ax1cf865breu5a66i6tmb7010t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