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发展简述
引言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斯(Muses是掌管文艺、美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自从1682年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开放以来,Museum一词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的产物,博物馆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识也是日趋丰富和不断深化。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1届全体大会于维也纳通过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再次修改了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通用稳定的博物馆定义,虽然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定义,但都是以此为基础,在“人、物、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做出不断的变化。
博物馆是一种反映文化和社会现象的载体,具有教育、服务的职能,同时博物馆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源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所得到的财富逐步积累的时
候,收藏、炫耀的意识开始萌发了,虽然它不用于教育、研究的目的,但是最早的收藏室便这样诞生了。当古希腊人把通过掠夺所得来的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品用于教学、传播知识时,博物馆的雏形完成了。到公元前280年,继续传播和发展的古希腊文化,在古埃及王托勒密?索托手中扩大化,他在亚历山大博学园中建造了西方第一座具有收藏、纪念、研究功能的博物馆――缪斯神庙。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缪斯神庙一直存在了将近七百年,最终在公元5世纪焚于阿提拉入侵的战火中。
中国的博物馆源自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对祖先的崇拜与祭祀活动,当时间推移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又分化出对具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崇拜与祭祀。公元前5世纪,在广袤的东方大陆上,一位被誉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的伟人――孔丘,离世了。鲁国君主鲁哀公为了纪念他的业绩和传播他的思想,在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5年),命人把孔子在曲阜阙里所居住的三间房屋作为纪念孔子的庙堂,里面陈列着孔子生前所用、所乘之物,还每年按一定时间举行纪念的仪式。虽然后世动荡,但是以孔子庙堂为主的建筑却在不断扩大,到了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这便是中国最早的纪念类博物馆了。 虽然东西方文化有所差异,但是通过对文物的保存和利用从
而进行社会文化教育活动这一点上说,还是具有共同点的。 二、漫长的发展
考察博物馆的历史,可以看出博物馆现象最早源于人类的搜集活动。搜集活动是人类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它是人类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古代到中世纪,人类多种多样的收藏活动和形形色色的文物、标本保存机构为近代博物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人类早期的收集和秘藏活动大都集中在宫廷、教堂、贵族宅邸、庄园和城堡里。如在中世纪,法国、意大利、德国、俄国等许多国家的大教堂都专门开辟了珍品室,保管和陈列珍奇异器,如法器、圣像、写本和教主遗物等。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德国境内的哈雷(Hane)教堂,瑞士的圣莫里斯修道院(St.Mauriee in Vaiais)都以收藏着丰富的宗教文物而知名[2]。
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藏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保管文物和标本的场所设施越来越完备。这种利用庙宇、宫殿等建筑和场所所进行的文物和标本等实物收藏活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博物馆的古代形态。尽管这一时期还没有专门的博物馆建筑,但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存在,它已具备了博物馆的第一个职能――收藏珍品。这一阶段的博物馆活动是处于与公众无关的封闭状态下的秘藏活动。
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的开放,才开创了近代博物馆的先河。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更加推动了博
物馆发展的车轮,欧洲、美洲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从私人收藏转向对公众开放。19世纪是全球动荡期,各大殖民主义国家加快对殖民地的掠夺,帝国主义的文化掠夺更加严重,很多的文化遗产遭遇空前的浩劫。但是文化遗产在被掠夺的同时,在西方博物馆的影响下,很多地区也陆续建立了一些博物馆。博物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晰,考古、艺术、自然历史、科学、教育等各种博物馆陆续建立,还有一些大型的综合博物馆开始通过门类分化,例如:不列颠博物馆在坎星顿的分馆,专门从事自然标本的收藏陈列,以后便发展成为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的历史同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时期,王室、宗庙、府库就已收藏文物珍品,秦汉以后文物收藏仍以皇室为主。宋至明清,除皇室收藏外,以官僚、士大夫为主的私人收藏也逐渐形成风气[3]。
从秦汉直到清代,各朝宫室收藏的文物则数量大、精品多,而且受到封建法律的保护,擅入皇家收藏文物的宫室、宗庙、园陵及武库者要受到严厉惩处。文物通常与图书典籍保存在一起。例如汉代的天禄、石渠、兰台就是有名的文物图书馆。宋代的秘阁、龙图阁、天章阁,除图书外,也藏有古画、墨迹或符瑞、宝玩之物。
文物的专门庋藏在封建社会的中、晚期已很普遍,如:隋灭陈后,得书画800余卷,隋文帝建妙楷台、宝迹台,分别保藏法书和名画。宋元■五年(1090),宋哲宗在长安建“碑林”,存
储汉魏以来碑石。宋宣和(1119~1125)年间,宫室文物激增至万余件,宋徽宗建保和殿、稽古阁、博古阁、尚古阁,专门存储古玉、印玺、法书、图画和各种鼎彝礼器。 以官僚、士大夫为主的私人文物收藏,汉代已见于文献,入宋后尤盛。他们的私藏,多秘不示人,专供个人赏玩。南朝时,宗室贵戚有的聚古器多达数十百种,有的专门起建古斋,保藏古物。宋代欧阳修收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一千卷,赵明诚搜罗求藏20年,所藏钟鼎彝器、石刻拓本、法书、名画、图书典籍等,装满其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故地十余间房屋。清代私人收藏文物又有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如阮元、孙星衍、钱大昕、毕沅、武亿、严可均、王昶、吴式芬、刘喜海、孙贻让、吴大■、端方、潘祖荫、缪荃孙、叶昌炽、陈介祺、杨守敬、张廷济等。
博物馆从祠堂、故里走向公共开放也是在19世纪发生的转变。这一转变来的并不突然,就在各国列强蠢蠢欲动准备蚕食病入膏肓的大清帝国之际,一批留洋海外的年轻人学成归国,准备把这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国家拉起来。随着声势浩大的公车上书,中国的维新运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虽然维新运动以失败而告终,维新人士所提出的兴建博物馆的主张也未能实现,但是博物馆产生所需的社会条件已经成熟了。1905年随着南通博物苑的创建,中国从此开始了近代博物馆的新篇章。
20世纪注定是动荡不安的、是破败不堪的、是开拓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