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五)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西安一中模拟题)马丁·沃尔夫说:“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A.经济上的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C.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答案 A
解析 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可知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经济上的保护主义。故选A项。
2.(2014·徐州市模拟题)二战末期,美国主张“在很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不允许保护关税、贸易限额……双边清算协定,限制货币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壁垒存在下去”。这说明美国 ( )
A.力求建立全球性经济霸权 B.开始规划国际经济新秩序 C.率先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 D.欲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答案 B
解析 依据“不允许保护关税”的信息可知,美国在规划战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虽然材料中美国反对贸易保护政策,但并没有说明美国最先取消;D项是后来所产生的结果。故选B项。
3.(2014·育明中学模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达成 C.世界银行的诞生 D.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答案 B
解析 从“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可知这一建议是有关贸易方面的,故选B项。
4.(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二战后,区域经济集团经历了一个成长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陆续建立,70年代的逐步发展扩大和8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能见证这一过程的国际组织的是 ( ) A.欧共体 B.欧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 A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欧共体,欧盟成立于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故选A项。
5.(2014·南京市模拟题)欧元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欧元区共有17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8千万人口。欧元的正式流通说明了 ( ) A.欧元成为欧洲广为流通的最主要货币 B.欧盟开始全面启动经济一体化战略部署 C.欧洲在政治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欧元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强制使用的货币 答案 A
解析 欧盟自1993年成立以来经历了数次扩大,现已有20多个成员国,英国等国仍然未加入欧元区,但毋庸置疑的是欧元成为欧洲广为流通的最重要货币,故选A项。排除D项;B项在欧共体时代就开始了,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6.(2014·双鸭山一中模拟题)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以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欧洲一体化的深入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答案 B 解析 从“‘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可知该观点体现的是发展一体化。故选B项。
7.(2014·石家庄一中模拟题)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这表明欧洲一体化 ( )
A.根源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B.旨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C.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 D.得益于相似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答案 A
解析 从“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可知欧洲一体化与传统历史文化有关。故选A项。BC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D项本身错误。
8.(2014·杭州二中模拟题)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平均关税水平,由原来的16.6%降至6.4%。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 A.各成员国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对外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 C.促进了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 D.加速了内部资本的流通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关税大幅下降,有利于各成员间自由贸易的进行,这会加速内部资本的流通,故选D项。
9.(2014·杭州一中模拟题)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发达国家间贸易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 59.0 62.1 46.6 44.8 50.8 55.3 47.0 32.5 30.6 38.4 39.0 35.3 33.4 37.7 3.8 3.3 7.2 9.0 9.0 9.6 14.1 A.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中获得双赢 C.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D.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表中的数据明显的反映出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就是国际
贸易不平衡性的表现,故选A项。表中数据只是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对比,并未体现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化。
10.(2014·宁波市模拟题)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答案 D
解析 从“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可知应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全球化。故选D项。
11.(2014·温州市模拟题)2013年7月18日,世贸组织发布2013年贸易报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印度、韩国、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特别是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与此相反,1980-2011年间,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下降。这表明 ( ) A.原先发达的国家经济现在已呈现全面衰落之势 B.新兴经济体国家开始主导国际经济格局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国经济增长和贡献率已经世界领先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下降”等信息表明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虽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时期,发达国家虽然出口比重下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2014·信阳市模拟题)当日本和韩国公司参与到美国人和欧洲人中间,在几乎所有区域性市场上建立起分支机构时,当商务领导者努力互相模仿组织形式和劳动政策时,文明的界线处于消退中。这表明 ( )
A.发达国家间的竞争加强 B.日韩经济赶超美欧 C.经济一体化促进文明融合 D.美欧文明征服日韩 答案 C
解析 “日本和韩国公司参与到美国人和欧洲人中间”体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再结合“商务领导者努力互相模仿组织形式和劳动政策时,文明的界线处于消退中”可知C项正确。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4·榆林一中模拟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各国货币供应不完全受中央银行黄金储备数量的限制,不至于因黄金储备短缺而导致通货紧缩,这便有利于防止经济衰退和失业。因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时期,危机和萧条比较轻微,繁荣和复苏却强劲有力。这也反映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浅析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二战美国黄金外汇储备占世界比重统计表(%) 年代 美国 请回答:
1950 1960 1972 100 100 48.5 31.2 7.6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经济所发生的变化,试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9分)
答案 (1)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货紧缩、经济衰退和失业;②减轻了危机和萧条,有利于经济复苏和繁荣。③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④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6分,三点即可)
(2)变化:黄金储备比重由高到低;美国由世界经济霸主到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4分) 原因: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3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14.(2014·阜宁市模拟题)(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沃勒斯坦认为,人类历史虽然包含着各个不同的部落、种族、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这些历史从来不是孤立地发展的,总是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世界性体系”。……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16世纪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共出现了三个霸权国家:17世纪中叶的荷兰、18、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中叶的美国。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材料二 当前,世界形势最为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世界格局与国际体系所发生的种种量变与质变过程中。……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在内的所谓“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7年)首次超过50%,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美国……东南亚、非洲、中亚、中东部分产油国,以及拉美等地在内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取得持续增长……德、法、英新一代领导人主政,协力化解欧盟制宪危机,为欧盟一体化和共同外交注入活力。欧盟向世界第二大战略力量演化的趋势明显,日本经济复苏势头不减,政治上继续加紧向“正常国家”迈进。
——徐坚《中间力量的兴起与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变化》
材料三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核心是,世界经济和劳动分工将世界分成三个地带:中心支配地区、处于依附地位的外围、半边缘地区和边缘地区。……国家经济地位、国家经济地位的地理分布是可变的。中心和边缘地区不是固定的,边缘地区可以成为中心地区,中心地区也可以变成边缘地区。……霸权国家优势的全面转移和重新聚集可以被视为是国际体系转型的经济标志,也可能是今后国际体系和平转型的标尺之一。
——刘鸣《以世界体系理论与全球化理论解读国际体系转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至20世纪中叶,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霸权国家,分别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阶段特征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中“中心—边缘”关系,并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8分)。 答案 (11分)
(1)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分)。
(2)关系:因国家经济的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可变为边缘国家,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可变为中心国家。(2分)
论证:17世纪中叶由于商业贸易发达,荷兰成为世界的中心;(1分)18、19世纪英国由于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荷兰国家地位下降;(2分)20世
纪中叶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国家地位下降;(1分)由于“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欧盟一体化加强,日本经济复苏,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