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
周宗奎 关系。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占支配地位, 儿童对
于亲子关系和自身的社会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亲子关系中相互 作用的心理机制的主要有态度改变、 模仿和认同作用, 其中,“最小充分性 模型”和“信息加工模型”是对态 度改变中信息内化机制的深度理论解释。在家庭内部对 儿童的社会化影响中,父母既是作为信息来源的教师, 又是作为行为示范的榜样。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B844 ? 1 ***
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 家庭显然是最重要的。 它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 最早和持续最久的 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 家庭关系,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可 能就是与父母的关系。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 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那么, 亲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有着什么 样的心理含义呢?亲子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影响的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家庭内部
的微观分析,揭示亲子关系的基本特质和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机制。
一、作为一个系统的家庭
尽管随着社会生活流动性和复杂性的增加, 在现代变动的社会中, 家庭关系的重新组建 越来越常见,家庭 关系仍然是最紧密最持久的纽带。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家庭在漫长的时 期内有着共同经历的历史和对未来关系 的期望,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的延续,使得家庭 本质上不同于与朋友、老师、邻居和同事的短期关系。尤其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和家族观
念更是根深蒂固。家庭关系在心理和物质意义上都维持着人们在危难之际获得支 持和帮助 的期望。
长期以来, 亲子之间的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 社 会文化的信念、价 值和态度都通过父母以一种高度个人化的、选择性的方式向儿童传递。 父母的人格、态度、社会经济地位、宗 教信仰、教育程度和性别都影响着他们向孩子传递 的文化价值和标准。
近年来, 随着心理学、 社会学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儿童的抚 养看作是家庭成员 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过程。现代发展心理学一直试图弄清父母的特 征、态度、 育儿活动与儿童的人格、 认 识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尽管人们很容易认为, 父母的行为决定或铸就了儿童的行为。但是,关于儿童抚 养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相关型研 究,因而还不能确定这种因果关系。 例如, 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经常发现父母 对孩子体罚、 拒斥和不一致的纪律要求与儿童的攻击性和犯罪之间存在相关。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纪律 要求 导致了这些越轨行为。很有可能是身体素质多动、急躁不安、要求过分的孩子导致父 母使用更严格的控制方式 。父母在开始时可能使用说理和劝导,如果无效,则使用轻度的 权利剥夺,如一个星期不许看电视,这一措施 可能仍然无效。这时父母可能开始打孩子屁 股。如果这些措施都不成功,父母遭受了挫折,可能变得失去耐心 ,爱用惩罚,暴躁无常, 并且绝望地用种种办法来对付桀骜不驯的孩子。最后,父母对孩子也许就弃之不管了 。可
见,儿童的身体素质可能制约着父母的抚养方式。
显然, 这只是一种极端的例子。 我们应该看到, 儿童行为的塑造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难以 预测的过程。儿童 在自己的能力、气质、人格和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对他人的 行为作出解释和反应,从而对其自身的 社会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关于儿童早期气质 类型的研究表明, “困难型”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和训斥的反 应与“轻松型”儿童不大一样。 这种不一样的反应肯定会影响到父母后续的抚养活动。因而,更准确的观点是 将家庭看作 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其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特征和行为都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并影响着每 一个成 员的反应。家庭内的相互作用并不限于亲子之间,它在所有家庭成员之间都发生。 同时,家庭存在于一个更大 的社会环境之中。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将形成不同 的作用系统。一个充满贫穷、饥饿、混乱、疾病 的社会与一个富足优裕的社
亲子关系
会当然会以不 同的方式影响到家庭的作用。
二、亲子关系的不对称特点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 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看来, 它都是一种不对 称的双向相互作用 关系。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亲的保护、抚养、交流,不仅婴幼儿时期是这样,即使到了童年、少 年时期,父母仍然 为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食 物、住处、指导、劝告、关怀、慈爱以 及纪律和控制;反过来,他们也向父母提供了顺从、 合作、帮助和满足情感关系的机会。显然,亲子关系是一 种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但这种相互关系又具有不对称的特点, 孩子和父母都对对方抱有期望, 然而这种期望并 不对等;儿童需要 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想从孩子身 上得到的则常常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 并且,从亲子关系的很多方面来看,孩子的需要都 超过了父母的需要, 父母对孩子大多是所谓 “只求付出, 不 求索取”。这种不对称的亲子关 系显然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有着很不相同的特点。在亲子关系中,通常由父 母亲掌握着 权力和限制, 儿童的合作就意味着对父母权威的顺从和尊重。 父母指导和训练孩子, 孩子有 时寻求 父母的教导,有时也反抗,但更多地是遵从父母的教导,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亲子关 系中父母占有权威地位。相 比之下,儿童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常常以一种直接对称的方 式进行。同伴之间的合作绝大部分场合意味着分 享和援助。
因而, 一般地说,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从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是对权威的理解和对规则的服 从,而从同伴关系 中学到的则是平等、民主的观念和公正、合作的原则。当然这并不等于 亲子关系中没有民主的成分或同伴关系 中不存在权威。不过从总体上来看,亲子关系中父 母的权威更为明显、稳定,同伴关系中的权威则是以一种不 稳定的、游戏的方式存在的。
三、儿童对亲子关系的作用
父母对儿童的抚养只是亲子关系的一个方面, 在另一方面, 孩子自己的特点和看法也对 亲子关系起着重要 作用,从而影响着自己的发展。
儿童自身特点的作用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心理学家贝尔 (R.Bell) 曾对儿童社会化 的一系列研究进行 了重新解释, 他认为, 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以后的攻击性或顺从性, 父母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调整纪律训 练方式的。换言之,父母倾向于使用对他们自己的孩 子最为有效的任何抚养方式,有些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对 特定的纪律训练方式能作出较好 的反应;另一些儿童的气质特点则对另一训练方式反应较好。因而在贝尔看来 ,父母抚养 方式与儿童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正好与一般推测相反: [1]
根据心理学实验设计的逻辑, 我们知道, 从已有的相关型研究也很难得出这种反向的因 果关系的结论。但 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支持贝尔的观点。 过错行为包括从母亲钱包拿钱、对母亲叫他吃饭
[2][3][4]如一项研究调查了
4?8岁
儿童的母亲对孩子的管教方式。 [2]研 究者向母亲列举了几种儿童过错行为,请母亲作出反 应。这些
不予理睬、对危险警告不理睬、
从身体上伤害别人(把小伙伴从三轮小车上推下来)或从心理上伤害别人(嘲 笑年老体弱 的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母亲选择的管教方式“更多地由孩子做了些什么决定而不是由某 种母亲 一贯使用的抚养方式决定” [3]。例如,对大部分过错行为母亲们都选择了权力—— 武断的处理方式,而对造成 他人心理上痛苦的行为则使用了说理和讨论的方式。母亲们常 常表明,她们会使用多种方法来管教孩子,如先 用权力武断,再用说理 [4] 。
这些结果表明父母并不是不管孩子的什么行为都使用某种一贯的管教方式, 也说明儿童 确实对父母抚养活 动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父母的抚养方式在总体上或主要地是由 儿童决定的。父母有着自己影响孩子的 方式,并且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儿童发展 的差异,父母无可争议地对儿童的生活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父母并 不是在真空世界中发挥影响,儿童也是亲
不是父母的行为模式引起了儿童的某
些行为 ,而是儿童的行为模式导致了特定的抚养方式,父母则采取与他们相适应的方式作 出反应。
子关系的一个积极方面,儿童自身的特 点也影响 着家庭气氛。
四、亲子关系的作用机制
尽管儿童自身积极地影响着亲子关系, 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仍然是更为重要、 更为有 力的。那么亲子关 系通过哪些心理机制对儿童发生作用呢?方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从人 际影响的作用机制来看,常见的主要有 态度改变、观察与模仿、认同作用等。
(一)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是指父母直接向孩子传授行为规范,并采用种种方法改变儿 童的态度,使其接 受这些行为规范,取得社会化进步。父母要改变儿童的态度,使他接受 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采取很多方式,如 使用权力、撤回爱护、信息内化等。
1. 使用权力 使用权力即以惩罚威胁儿童作出某一行为。这种办法在短期内很有效,特 别是当成人在场能 实施制裁时。但实验表明,使用权力并不能导致长期的、可靠的态度改 变。事实上,过分使用权力可能导致出 乎意料的反效果。经典实验“不准动的玩具”证明 了这一结论 [6] 。这个实验中,在一个实验室里放有一个儿童
非常喜欢的玩具。告诉第一组
儿童不要去玩它,否则会受到某种相对较轻的惩罚;也告诉第二组儿童不要去玩 它,否则 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随后的情境中, 两组儿童都没有去碰那个玩具。 但是, 当这些儿童以 后又重新 来到这间实验室时,受过严厉惩罚威胁的第二组儿童更多地去玩那个玩具,而受 过较轻惩罚威胁的第一组儿童 则不太喜欢并拒绝去玩那件玩具。可见,父母使用权力惩罚 的程度,并不决定儿童服从和接受规范的行动。
2. 撤回爱护 撤回爱护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地强迫儿童服从的方法。它常常表现为直 接的不赞成的言语 ,如“你那样我不喜欢” ,或间接的冷淡、失望、不感兴趣,如不理睬孩 子。在某些方面,撤回爱护比使用权 力有着更好的效果。研究表明,撤回爱护是使儿童马 上服从的有效办法。尽管有这种即时效果,但撤回爱护仍 不能达到父母影响儿童的主要目 标:使儿童将新的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要求。撤回爱护也只能导致儿童 外在行为的 有限变化。 例如, 它可以使儿童抑制对他人的愤怒和敌意, 但不能使儿童获得不需要父母监 督的新 的道德标准和信念。而“信息内化”能达到这种长期的效果。
3. 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又叫引导,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共同的一点是:引导儿童集 中注意父母所要传 递的行为标准,而不是父母传递这些标准时所使用的方法。成功地使用 这种方法,应该是让儿童记住了行为准 则而忘记了父母所使用的方法,甚至忘记了父母曾 教过他,使儿童将新的态度归因于自己、内化为自己的准则 。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理论解 释。
李帕(M.Lepper)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信息内化的
“最小充分性模型” [6]。
李帕认为, 态度 改变中的服从和内化有着不同的效果: 服从只是暂时的, 而内化是长远的。 有形的奖惩容易导致服从, 而劝告 、讨论和说理则产生内化。 李帕还进行了前面提到的 “不 准动的玩具”实验,不仅证实了前述结果,而且发现
,受到较轻惩罚威胁的儿童在一个全
新的情境中也能更好地抵制诱惑。 李帕认为,“以前对较小外部压力的服 从,似乎增加了以 后的内化或对成人要求标准的接受; 以前在更为突出的压力下产生的服从可能减少以后的内 化”。李帕还在实验中发现,儿童对于本来非常有兴趣的活动,如果受到明显的外来奖励, 就会降低兴趣。 为 了解释这些结果, 李帕提出了 “最小充分性原则” :使儿童改变行为并能 长期保持的最有效办法是运用足够的 压力或奖赏推动儿童作出新行为,同时又不使儿童对 这些压力或奖赏形成过于深刻的印象。换句话说,成人提
供的外在诱惑必须最小而又足够 改变
儿童的行为,它本身不应该比成人想传授的行为标准更突出。在这种条件 下,儿童的 态度和行为将会得到改变, 同时也使成人传递的标准内化了。 李帕用“最小充分性原则” 解 释了许 多研究结果,如威望型父母和独断型父母对孩子的不同影响。这个原则适于解释父 母如何影响儿童获得特定的 态度和标准,但却不适于解释更为复杂的信念系统的长期建构 过程。
霍夫曼 (M.Hoffman) 则提出“信息加工模型” [7] 来说明内化过程。他认为“纪律训练” 是亲子关系中影响 道德发展的主要事件。儿童对越轨行为的抑制能否持久依赖于父母对儿 童采用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