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研究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选题解析与研究意义
本项目以人口健康发展为目标导向和约束条件,基于中国乡村发展从“生计”向“健康”的转型,通过地理学、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的交叉,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地区,将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纳入“环境—健康—发展”的研究范畴,创新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理论研究方面解析乡村人口健康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关联机制,从实证研究方面探索武汉城市圈乡村人居环境变化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及其人口健康效应,从公共政策方面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发展的优化模式。
“环境—健康—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既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交叉领域和国际研究前沿。
在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和“健康”的含义均已经有所拓展。在此,“环境”即人居环境,是指适宜人类正常生活的地理场所,包括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健康”即全面健康,是指支撑人们体面生活的能力基础,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环境、健康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环境—健康—发展”的平衡与和谐可简单解译为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全面的人口健康、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地域的人口健康发展主要涉及到人类疾病谱、健康类型和保健系统三个方面[43],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存在着更紧密的关联:自然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居民的疾病类型,空间环境变化主要影响地域的保健系统,而社会环境变化则主要影响群体的健康结构。
如果说,人居环境是基于“地”的人地关系状态的显示器[5],人口健康则是基
于“人”的人地关系状态的显示器[43]。 案例地区选择的依据:
武汉城市圈具有研究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的典型意义
——城市圈农村带\\环贫困带的存在(展示武汉城市圈地图,即数字方高程与行政区划图)
——武汉城市圈的快速乡村人居变化与健康效应
——依托“新洲发展研究院”的区位定点观察研究和微观研究初见成效。 研究意义:
1、学科意义:
以人文地理学为主要学科,建立介于地理学、农村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公共健康之间的“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交叉学科,将能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与“发展”两难问题,有助于“人居地理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学科架构的完善。
2、实践意义:
开展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发展的集成研究,将极大的推动新农村建设,优化乡村人地关系,提高乡村人口生活质量。
3、示范意义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研究新时空背景下中国乡村住区的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揭示面向未来的新特征和新机制,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一) 立项依据 1.选题背景
1
(1)乡村人居环境与人口健康是“环境”与“民生”的交集
人居环境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的状态显现,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烙印”,人口健康发展是“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两者之间密切相关,形成“环境”与“民生”问题的交集。
——乡村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既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保障具有独特意义,也是数以亿计的乡村人口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从个案而讲,因病返病的家庭不计其数。从集体而言,因环境疾病而长期萧条的村庄不胜枚举。
——乡村环境与人口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条件下,乡村人口健康是乡村社会发展转型的基础条件,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
(2)乡村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的持续恶化趋势令人忧虑
——乡村环境污染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城乡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乡村居民的生存和城乡居民的生活;
(新洲的图片展示.武汉城市圈案例)
——乡村居民的群体健康面临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带来的双重风险;
(乡村环境污染诱导型疾病的流行,医疗可达性没有得到普遍改善) (3) 中国乡村发展从“生计”导向转型“健康”导向已经来临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乡村发展存在从“生计”向“健康”的转型。 ——中国的发展阶段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乡村环境与人口健康发展的契机。
2.研究现状及述评
(1)古老而年轻的学术命题
古代中国的“风水”学说---------环境与健康的解析(图片:风水与健康) 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环境与健康的哲学思辩(图片展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