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心得体会
【编辑按】“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是一次放权行动,无论是“打包办”还是“提速办”“简便办”,如果缺乏责任担当,就可能成为空话。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强化业务协同,加大信息系统改造整合力度,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多跑路…我们为您整理了《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心得体会》,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是一次放权行动,无论是“打包办”还是“提速办”“简便办”,如果缺乏责任担当,就可能成为空话。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强化业务协同,加大信息系统改造整合力度,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人社部近日印发通知,在全系统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动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以期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诸如企业招用员工、高校毕业生就业、申领社会保障卡等,看似是办理“一件事”,实则涉及多个服务事项,这些事项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关联,但在办理时往往要跑多个大厅排队,提交多份材料。比如“企业招用员工”,就涉及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劳动用工备案、缴费人员增减、人事档案的接收和转
递、社保卡的申领等11个服务事项,过去企业办事人员可能要分别跑人社部门下属的社保经办机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劳动用工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机构等,无形之中增添了不少麻烦。
人社服务,重点是围绕“人”字做文章。无论是个人参保登记、劳动就业、办理退休,还是企业招聘工作人员、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都属于人社服务范围。社会上“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对此责无旁贷。
此次“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到今年年底前,力争实现10个以上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打包办理。不仅如此,“快办行动”还提出“提速办”“简便办”,加快诸如职工退休申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高频服务事项办理速度,并不断扩大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推进办事材料“能减尽减”。这显然都是老百姓的心中所盼。
实现“快办”需要落实责任。“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是一次放权行动,无论是“打包办”还是“提速办”“简便办”,缺乏责任担当,就可能成为空话。对政府服务人员来说,“快办”不仅是承诺,更是一种工作作风。要推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贴得紧、下实功,就不能简单把行动认为是添麻烦、走过场,更不能把此次行动当作一阵风,避免便民服务“不便民”现象发生。
实现“快办”还要有自我革新的精神,由于人社方面的不少事项办理需要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域处理,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强化业务协同,加大信息系统改造整合力度,实现信息共享。共享场景的不断细化,共享需求的逐步清晰,共享机制的日益完善,将引发服务意识、制度设计等方面的“蝴蝶效应”,确保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群众评价干部作风,不光看服务态度,还看事情能不能办成、办好。“快办”行动的目标不仅在“快”,更在“好”。值得一提的是,“快办行动”开展的同时,还将同步进行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把群众的“好评”“差评”作为实施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机制起到的作用会更立竿见影。对政务工作人员来说,改善服务质量有了抓手;对群众而言,更能提高参与感。
责任编辑:李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