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3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试题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亚里斯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批判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B创立逻辑学
C提出了哲学产生的三个条件 D意识到人类认识自己的重要性B
【点拨】亚里斯多德在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本题强调其在哲学领域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创立逻辑学,它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一切科学的基础。 【解答】B
【总结】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根本。 变式题
1.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创立者,被誉为“哲学之父”的是
A亚里斯多德 B泰勒斯 C毕达哥拉斯 D德谟克利特B 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斯 B毕达哥拉斯 C赫拉克利特 D普罗塔哥拉D 3.下列哲学家不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赫拉克利特 C德谟克利特 D柏拉图D 4.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D
5.提出因无法感知神的存在,而对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的希腊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B 例2.下列关于哲学概念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在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的思考中产生了最早的哲学 B古希腊词语中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所以说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C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 D哲学就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
【点拨】A、B、C都是哲学概念的正确阐述。D项是片面的。要注意本题是否定项选择。 【解答】D
【总结】要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 变式题
1.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希腊哲学家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B 2.关于苏格拉底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 B强调知识的作用,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C终其一生述而不作,没有专著传世
D理念是真实的存在,构成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D 3.概述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3.积极方面: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
共3页 第1页
物的主体意义,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的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被人称为“诡辩学派。
1、西方哲学的渊源建立在下列哪一文明的基础上
A、地中海文明 B、埃及文明 c、希腊文明 D、法兰克文明 2、希腊最早的哲学是
A、神学,归纳为以宙斯为首的神灵家族 B、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C、社会哲学,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D、逻辑学,倡导理性推理
3、下列有关泰勒斯哲学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 B、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 C、创立了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D、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4、下列对智者学派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有①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②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③世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永恒的真理④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哲学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是
A、泰勒斯、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C、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亚里士多德 6、苏格拉底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把智慧与感觉区别开来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开创了精神治疗术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7、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哲学观点是①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②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③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④最高的知识就是对“恶”这个概念的认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逻辑学 B、建立理念论
C、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 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9、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泰勒斯
10、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对人的道德有什么要求?你能找出一两句格言,与苏格拉底的道德说教进行对比吗?
11.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霍洛夫则用《熊与隐士》的寓言 说明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
共3页 第2页
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 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 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 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 请回答:
(1) 应该如何认识知识与美德之间的关系呢?请结合上述材料予以说明。
(2)这种崇尚智慧的倾向与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有关系吗?
达标测评解析
1、答案:C
解析: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希腊成为哲学的故乡。 2、答案:B
解析:最早的哲学是摆脱神学的控制,把感觉和智慧区别开来,最早是运用人类智慧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 3、答案:C
解析:泰勒斯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创立者。 4、答案:A
解析:依据教材叙述辨别选项的正误。 5、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同时代人,而普罗塔哥拉是智者学派的杰出代表。 6、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7、答案,A
解析:注意④中偷换概念,最高的知识应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 8、答案:A
解析:准确掌握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贡献。 9、答案:B
解析: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涉足各个领域,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0、参考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先哲们如老子、孔子等对人的道德提出了许多主张,如大公无私、敬业奉献、诚实守信、以德报怨、慈善俭朴等等。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智慧。”两者都看到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中西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由于二者所处的环境上的差异,二者的取向也存在着差异:苏格拉底寄期望于具有自觉道德人格和丰富知识技能的新人群的产生,由他们来改正现实秩序的不合理性,实际就是要建立一种平民政治。而孔子则主张“学而优则仕”,将道德作为万能的政治手段,寄期望通过对人心的道德改造,恢复逝去的周朝时的统治和生活秩序。这必然导致贵族政治的生成。这种差异一定意义上预示着中西文化在未来发展中的分道扬镳。
解析:本题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考查对文化“和而不同”观点的认识。解答本题要求了解我国古代传统的道德教育,并对同时代中西文化有较高的理性认识能力。 11、(1)克雷洛夫的这个寓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关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这 些话语的含义。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并不是说知识比道德更重要,而是强调道德的知识属 性。“吴德即知识”应该是知识与先德之间关系的最好说明:“曼德即知识”的意思并不限 于肯定关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这句话中的“即”表示“等于”,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 在,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2)有关系。正是这种对知识的崇
拜为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铸就了后来西方科学的发达。
共3页 第3页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