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章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⑵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⑷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判断是错误? ⑴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而真理不存在所谓过时的问题。
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人类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 ⑶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旗帜。
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会过时,但这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事物所发表的个别观点、结论、提法需要修改和补充。
五.什么是哲学?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想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对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其理论意义时什么?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⑴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⑵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⑶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七.什么是运动?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八.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九.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中各起什么作用?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②(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十.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实践意义。
①⑴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⑵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②意义: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2
十一. 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⑴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⑵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⑶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⑷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十二.如何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⑷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沟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十三. 什么是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关系?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是客观的。 ②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二.什么是认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能动性的反映。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相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