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农业现状与策
———————————————————————————————— 作者: ———————————————————————————————— 日期:
2
塔城市农业现状与对策
农业是指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统称为农业部门,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及产前、产后为农服务的部门。我国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及渔业。这里我所指的农业就是狭义的农业—种植业。
一、塔城市农业现状 (一)种植业现状
据《塔城市农业志》记,1945年7月,伊力、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进入塔城县,接管了国民党塔城县政府,成立了塔城地区塔城县县长机关,1946年,全县耕地面积26.86万亩,到1949年,耕地面积增加到56.9万亩,播种面积26.58万亩,其中小麦26.1万亩,总产1250.8万公斤,平均单产48公斤;油料4600亩,总产16700公斤,平均单产不足10公斤;经过60年的发展,到2006年,全市农
3
作物播种面积已达110万亩,比1949年增加了4倍,粮食作物面积为28.85万亩,小麦单产达310公斤,提高了6.5倍,经济作物面积35.92万亩,饲草料作物面积31.819万亩,农作物种类、栽培模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塔城市委紧紧依托农业资源及口岸、区位、地缘优势,抓住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新鲜瓜果蔬菜的需求日趋旺盛的大好机遇,适时科学地提出了“三大基地”的战略,把发展设施农业,尤其是外向型设施农业作为推进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大量投入,发展规模空前,积极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截止2006年,我市蔬菜基地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54万元,集中调整土地6000余亩,共建成日光温室和拱棚3000座,已投入生产使用的温室和拱棚2478座,种植番茄等30多个种类,80多个品种,年产各类蔬菜10万吨,经济总收入达4700万元。
1、自然条件:塔城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无霜期短,日较差大,据气象资料(1991-2000年)显示,全市日平均气温为8.0℃,平均无霜期144天,≥10℃的有效积温3347.96℃,年日照时数2997.07小时,年降水量209.2mm,年蒸发量1783.7mm。
我市境内土壤分五大类,即栗钙土(海拔900-1200m)是我市牧用和农业旱作土壤资源之一;棕钙土(海拔600-900mm)是我市主要的农业耕作土壤;潮土(海拔
4
450-600m之间),此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宜耕易种,是开发较早的农业区;草甸土(南湖一带)为放牧草场和打草场;沼泽土(也克苏牧场一带)是我市天然牧场和打草场。
2、农业生产条件
全市五乡一镇有115个村,190个组,13777户,60955人,31733个劳动力,土地总面积128.73万亩,总耕地面积91.28万亩,总播种面积90.2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97亩。
三个国营农牧场下设29个生产队,12345人,5583个劳动力,总耕地面积18.27万亩,播种面积17.1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8亩。
全市共有144个村(队),农业人口73300人,劳动力37316人,总耕地面积109.55万亩,播种面积107.47万亩(2006年)。
3、灾害情况:由于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气象灾害发生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冻害、霜冻、大风、干热风、冰雹、洪水等,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土地荒漠化等,灾害发生频率日益增多,尤其冰雹,对我市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据统计,仅冰雹灾害一项自2001年到2006年塔城市农业生产累计损失总面积就达50万亩,平均每年损失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造成的直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