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科普工作规划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计划在未来三年,注重提高呼伦贝尔地区种植户的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辐射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科学素质提高”做出新贡献,制定本科普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自助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的指导方针,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发挥基地辐射作用,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本领为重点,以采取多形式、多内容开展科普活动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为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作出贡献。
二、规划目标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广大农民进一步了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科学种植、现代农业等科学知识,让广大农民进一步掌握(无公害、绿色、有机马铃薯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的防治、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微型薯及原原种的生产技术等)集成配套技术,提高广大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更新思想观念,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具体目标如下:
以现有的1000亩基地为核心,以新技术、新品种带动示范基地升级,加强技术和成果转化,新辟科普教育示范基地3处,占地1000亩,到2017年以示范基地为核心建成集科普示范教育、高效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科技示范、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高标准科普示范基地。
2015年,完善现有马铃薯组培室建设,修建参观长廊,修建温室大棚5个(占地5亩),网棚50个(占地200亩),马铃薯贮藏窖2座(占地2000平方米),建立产品展示区1个(占地280平米),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十户带百户,以百户带千户,培训人员10000人次,示范带动农户1000万户,新辟示范基地一处,占地面积300亩。
2016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培训人员增加到30000人次,示范带动农户2000万户,新建示范基地2处,占地面积700亩。
2017年,完善基地基础设施与制度的建设,开展科普活动。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 1、活动形式
以讲座、展览、培训、示范、咨询、参观、服务等方式普及科学知识。
2、活动内容
(1)举办多次无公害、绿色、有机马铃薯生产技术专题讲座以及远程视频讲座。
(2)举办测土、配方、整地、施肥技术,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旱作节水技术、新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新技术推荐等实用技术培训。
(3)加强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研究、及新技术推广。
(4)建设以呼伦贝尔优质马铃薯种薯科研生产示范试点培训基地。 (5)组织农民深入基地现场学习参观等技术的实地指导,帮助农民解决产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6)积极开展科普下乡活动。举办新技术、新观念挂图、版面科普巡回展览。
(7)利用网络信息,开通科技咨询热线,随时为农民排忧解难。 四、参与活动对象
对呼伦贝尔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营销的企业、农民、农场技术人员。 五、组织开展方式
1、通过电话与网络通知活动时间地点、按时在指定地点开展活动。 2、抓好现代化农业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设施,健全优化管理运作机制,使基地以高效农业种植为龙头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种植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现代化高标准效量的示范基地,购置必要的书籍及硬件设备,订阅科技报刊杂志,建立3处高标准灯光科普宣传栏;在报刊、电视台办好农村天地栏目,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培训点,为科普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积极搞好科研机构协作,普及提高科技转化率 。
积极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搞好技术协作,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与试验推广,提高基地研发能力,加快基地示范带动建设。
4、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走订单农业发展路子。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建立完善的三级科技服务组织,形成以基地为主的集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使特色品种步入市场化、集体化、规范化经营轨道,对种植户进行全方位技术跟踪服务。
5、积极争创 “内蒙古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基地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