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收藏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
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 法,那么他面临的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 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 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 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 反映了作者巴巴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 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一、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唯一最巫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 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 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 表达你的思想,读者便会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 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 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 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 人们能够做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自 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 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
们一一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 所望的逻辑关系,棋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不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如 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出 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
你可以通过检查你的思想是否以金字塔结构相互关联,从而预先确定你是否正 确地建立了文章的结构。具体地说,文章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 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
织。
大多数人刚坐下来写作时,可能对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还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 其至根本不知如何下笔。在你不得不用话语或文字将你的思想用符号表示出来之前, 你很可能无法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其至连你认为已经构思好的第一个思想,写出 来可能都不是十分准确。
因此,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首先你必须发现想 要表达的思想。金字塔结构包括的一些子结构能够加快你发现思想的过程,这些子 结构是:
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讲故事式结构 纵向关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建立一种疑问 /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的兴趣了解你的思维发展。为什么我们可以肯 定读者一定会感兴趣?因为这种纵向联系迫使读者按照你的思想做出符合逻辑的反 应。
你放在金字塔结构中每一个方框中的就是一个“思想”。在本书中,巴巴拉? 明托将\思想”定义为'‘向读者发出新信息并引起读者疑问的语句”。(人们一般 不会阅读他们已经了解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说,表达思想的主要LI的就是向读者
传递新的信息。)
为了向读者传递新的信息而进行的表述必然会使读者就其逻辑性产生疑问一 —例如“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这样?”或者“为什么你这样说?”。作为 文章的作者,你必须在该表述的下一个层次横向地对该问题做出回答。但是,你的回 答仍然是向读者传递他不知道的新信息,这乂使读者产生新的疑问,于是你乂在再一 个层次对新的疑问做出回答。
你将不断地按照“引起读者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模式继续你的写作,直到你认 为读者不会再对你的新表述提出任何疑问为止。(读者不一定会同意作者从第一个 表述到最后一个表述的思维发展方式,但是至少能够明确地了解作者的思路,而这就 是任何作者期望的最佳效果。)至此,作者就可以离开金字塔结构的笫一个分支,返 回关键句层次,继续回答山金字塔最顶端方框中的思想引起的初始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