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协调策略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2), 177-18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es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2029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Teaching Resource Coordi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Wenyao Shen, Liting Ze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Apr. 2nd, 2020; accepted: Apr. 17th, 2020; published: Apr. 24th, 2020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has strengthened the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core qualitie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high school education model, guide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and promoted the high school to enter the stage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based on “3 + 3”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including classified examin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iversified admission, course selection and class selection, etc.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s exploring and moving forward to-wards these blueprint goals. Meanwhile, it also brings certa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schools. The precondition of this article will comply with the change from school,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alysi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teacher resources, curriculum content, platform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etc., based on the campus, school, district regional Angle of view to build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chool teaching resources flow coordination strategy, fo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Coordination Strategy, High School Students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协调策略研究

沈雯瑶,曾丽婷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文章引用: 沈雯瑶, 曾丽婷.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协调策略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2): 177-183. DOI: 10.12677/ces.2020.82029

沈雯瑶,曾丽婷

收稿日期:2020年4月2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7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4日

摘 要

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加强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中育人模式,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使高中学校进入创新发展与变革阶段。以“3 + 3”为基础的新高考模式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选课走班等,高考改革正向着这些蓝图目标探索前行,与此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从学校顺应变革的先决条件——教学资源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学资源中硬件设施、教师资源、课程内容、平台发展及区域差异等存在的问题,立足校内、校级、地区等区域视角构建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流动协调策略,为高考改革推进和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高考,教学资源,协调策略,高中生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Open Access 1. 新高考改革的现状

2017年为“新高考元年”,浙江、上海作为首批城市正式开展试点工作,开启新形势下的探索,成为全国新高考改革的风向标。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加入新高考实施行列。新高考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对“三位一体”的招生录取机制进行探索,以“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为改革核心,制度变迁目标为“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1]。新高考改革制度下以“6选3”的选科模式为基础,统考科目对学生必备知识、核心素养、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选考科目则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根据自身特长兴趣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以此发掘学生的专业特长与创新潜质。统考与选考相结合,形成了注重学科的基础性与综合性多样式跨层次的选课制度,打破了原有固定化的行政班管理界限,使得新形势下走班式教学模式成为新常态。

新高考改革下衍生的走班制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各学科的教学目标,衔接高校招生要求,立足于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兴趣方向及自身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结合学校教学资源配置等问题,允许学生在选修科目中选择适合自身学习发展类型层次的课程。选课走班制度作为一种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下通过走班上课的形式,寻求传统班级授课制与创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平衡状态[2]。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主流动选课,帮助其更好地行驶选择权利,增加多样化知识的兴趣与学习热情,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找到符合自身特长及爱好的个性化发展道路。在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作为学生选课走班的基础,需要学校针对创新型、实用型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课程系统的更新与转换,以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需求[3]。

DOI: 10.12677/ces.2020.82029

178

创新教育研究

沈雯瑶,曾丽婷

作为学校进行适应系列改革决策的先决条件,现有教学资源配备情况及承受能力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成为新形势下评判学校应对新高改革成效与方向的重要切入点。对于教学硬件、师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结构等构成学校系统的多方面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统筹与规划,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差异及个性化差异,围绕学生发展潜能与需求构思教育方式。面对学校资源结构性不足问题,结合校本实际动态与区域整体情况调配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资源效能最大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条件,创造适合教学开展的充足空间,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变革要求[1]。

2. 新高考改革下学校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形式的转变催生资源设施与管理制度的有效转化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高中学校的教学形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个性化教育为特点的走班制教学形式将会被广泛采用,以此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培养的现实需要。而传统的教学资源与走班制实施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学校管理与现有资源调配该如何与“走班制”结合,在学生自由选课的基础上,保证教师、平台、活动场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也成了学校顺应新高考改革关注与着重解决的问题。新高考改革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学科组合方式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权,促使在学科之间存在选择侧重偏差,因此要求学校在不同科目的教学资源分配上做出统筹规划。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体现在由“固定班”向“流动班”转变,现有的教学资源空间是否能够满足走班制下班级数量扩充的需求,呼唤学校进行合理统筹与规划。传统的教学以“升学主义”为中心的理念要求,着重于课本知识的获取及考试成绩的要求,各类仪器、设备、多功能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利用率低,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造成一定的束缚作用。而新高考改革将教育中心更多地向学生个体发展倾斜,以促进素质教育、人才选拔为动因,使得学校教育资源由原先的批发派送转向学生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推动学校整合现有的资源,深入挖掘潜在的资源价值,加快资源的优化配置,以适应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的开展相对固定化,学生集中在某一班级步调统一地依照固定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教学平台的统筹规划管理作用不受重视。而新高考改革催生的选课走班制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需要学校提供多样化的科目选择与走班上课形式,需要学校依据选课走班数据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与排课排版,催生了对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迫切需求。

2.2. 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课程教学与教师资源的转型升级

新高考政策要求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着力于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创新性人才以顺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而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了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4]。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理念,对于学校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开展与管理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一定要求。在以往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中多以考试内容为导向,强调习得知识与成绩分数间的转换效率,缺乏知识本质性、多样性、丰富性的关注。在以考试成绩与升学效率至上的传统高考模式下,教学内容与活动是限制于固定的科目与知识传授形式,而新高考选课摆脱了“标配”向学生“自选”转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发展规划需求、富有兴趣的课程。这要求学校强化学生对自我发展道路与方向的认知能力与规划意识能力,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性的同时,在课程发展中融入顺应需求的理念与技术,建设选择多样化、高水平水准的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顺应新时期人才培育趋势。与其同时,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围绕着课本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与传授,以提高成绩为目标进行开展教学活动,忽略了对于教学方式策略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新高考改革要求教师打破陈旧的认识与理念,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进行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培养人的目的。同时选课走班制对于教

DOI: 10.12677/ces.2020.82029

179

创新教育研究

沈雯瑶,曾丽婷

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亟需教师改进自身专业行为以增强专业素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科特点,进而增强在新要求下选课走班的教学适应能力。而推行选课走班,由于各学生学习兴趣与擅长科目有所差异与不同学科的侧重考察的核心素养区别,对于学科的选择比例会存在比例不同的问题,造成有些科目选择率高,师资资源不足,有些科目较为冷门,师资有所盈余,使得各学科教师的数量结构与现实需求存在不匹配问题,而放眼到地区间选课比例也不尽相同,如何解决区域各范围内师资资源的合理调配问题不容忽视。教学模式的变革要求学校立足核心素养,聚焦课堂有机统整课程,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方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2.3. 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发展差异亟需合理有效的统筹协调

立足于不同省份与地区的教育现状及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新高考改革对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层次性的差异,新高考改革以“3 + 3”选课模式为基础,倡导各区域基于基础模式结合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有机调整,如“3 + 1 + 2”的选考科目方案是第三批试点省市基于先行改革试点省市的实践经验基础依托现实发展情况所提出的。不同区域间的地方发展差异性使得各地区需要根据现有的资源及层次水平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如何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发展路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同区域内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在传统的教学形势下也较为凸显,优质资源集中于某几所学校呈零散分布状,导致优质模范效应难以在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促进学校间的交流学习,且易造成课程资源重复开发以及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使用率低的问题[5]。与此同时,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对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校本特色教学模式的学校而言,由于传统的升学体制中分数、单一评价模式等的制约,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新高考的到来为教育的多元化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也呼唤各类学校积极培育本校特色。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对于选课走班的具体形式、实施范围、操作难度、前景发展等有着不同的认知与判断,即便是围绕着新高考改革下选课走班的教学形式,在同一地区的学校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5]。

3. 基于区域视野的学校教学资源协调策略

3.1. 校内资源合理配置,避免学校承受资源优化负担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学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学校应该立足于本校现有资源情况与可发展空间,做好具备前瞻性和适应性的动态调整,提高自有资源利用率,挖掘资源潜在发展性,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在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投入,融合科学合理的排课规则与对应的统筹管理机制,满足学校在管理、教学等各方面的现实需求,在选课中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利,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不同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情感偏好等开展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围绕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6]。走班制教学的展开将对学校各类资源的调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室方面,依托于信息化平台,基于实际学生及班级数据做好教室资源评估分析,判断学校在走班制下对教室的需求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推动教室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并发挥其潜在作用,使得课堂作为教育开展主要环境和教学活动主要场所的课堂,能以高效的资源使用方法促进教学环境的优化升级,让学生在走班制教学形式下积极开展个性化学习,有效地化解因由传统的固定教室向流动式教室的转变给学生带来的归属感不强的问题。在教师方面,多种学科组合选择使得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数量要求存在差异化,根据校内学生选课情况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形成一定的走班制排课制度,从而解决新形势下教学形式中涉及的师资时间、空间冲突问题。而针对师资质量方面,走班制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素养、能力水平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中,要想从教学的模仿模式转变到教学的变化模式,需要转变教师的

DOI: 10.12677/ces.2020.82029

180

创新教育研究

沈雯瑶,曾丽婷

专业教学方式[7]。教师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依照不同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特征进行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的分层归类,采纳恰当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才能符合目前提倡的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及终身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师也应当强化自身专业发展能力与水平,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及时总结与完善,促进教学反思以推动教育升华,在精通本专业内容的同时努力学习跨学科知识,成为“一专多长型”人才以适应多元化教学融合,组织教师之间的研讨交流,多角度展开教研活动,从教师学科素养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升级以实现校内师资力量的优化升级。针对教学管理体制,由于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教学班级的多元化与不稳定性,需要摆脱以升学效率为中心的传统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对于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与班级有效管理,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与德育管理新途径。

3.2. 校际资源优势互补,解决选科资源欠缺及分布不合理问题

不同学校因定位规划和学生特点,选科侧重点有所偏差,存在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学科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学校之间充分发挥外部联合作用,实行校间资源流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资源互换或平衡化调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应对走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调配最优解,为人才核心素养培育模式提供环境与资源支持,促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生全面化发展。强化校本化特色教学资源之间的交流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优势互补与跨校融合,有助于在新形势下各类学校培育本校。特色新高考实行之后,人才培养价值观的变化呼吁依照学生特点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职业规划、自我价值认识、拓展知识学习、兴趣爱好及特长等系列体制外课程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有所提升,需要学校对此类课程进行设计开展以为其核心素养在各方面的培育和发展创设学习环境[8]。由于课程类型多样性的要求,单凭学校自身教学资源难以承担起高基数与高质量并重的课程研发与优化负担,因此基于各个学校重点发展学科定位和发展程度的差异,可实行优质特色课程跨校走班制,利用区域学校间不同的发展优势对课程进行综合利用和资源整合,实现多样式学习环境的优化,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新高考下高中“走班制”教学形式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以上海普陀区推行的跨校走班为例,作为其区域学生创新素养提升实验项目,通过实行校级之间优质资源全区共享的形式,将区里的市、区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曹杨二中、晋元高级中学和宜川中学作为先行试点学校,选取其中各自的品牌课程在固定的教学时间点以实现跨校区的走班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不同学校的教学特色,使得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区域的创新大平台中获得个性发展。而选课走班下延伸的教师结构性短缺,在同区域内进行综合统筹或建立教育教学联盟,有助于分担因各校选课比例差异化带来的师资压力,促进优秀教师校际间合理流动,借助校际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提供不同学校间的教学交流,同时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缓解师资压力。

3.3. 地区资源科学流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各省市立足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教育发展方向与水平不尽相同,如东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及同区域范围内各级别地区存在的教育发展差异性,催生了应对新高考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各学校除了强化自身发展与对外交流联通,在一定程度上也依托于建立省级联动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省级推行、区域自主化发展等方式结合现实情况,能够持续地推进新高考改革下人才培养和核心素养发展,跨校、跨区域的资源统筹以积聚并最大限度调配、利用优势资源,以海南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情况为例,立足于全省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海南省采取全省统筹、整体联动的方式,以省级为改革单位通过对全省范围内高中教学情况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整合省内教学资源,建立全省师资教室资源评估系统,并通过信息化平台,以市、区、县、各为单位,根据各级学校需

DOI: 10.12677/ces.2020.82029

181

创新教育研究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协调策略研究

CreativeEducationStudies创新教育研究,2020,8(2),177-183PublishedOnlineApril2020inHans.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es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2029Resear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9pp89iaf96zh7s4eqk6667gj1yjjc01ce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