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6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6。1学习要点
1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常用的校正方法、方式;
2各种校正方法、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3各种校正方法、方式的一般步骤。 6。2思考与习题祥解
题6。1校正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控制系统校正有根轨迹方法和频率特性方法。
根轨迹法是一种直观的图解方法,它显示了当系统某一参数(通常为开环放大系数)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如何根据开环零极点的位置确定全部闭环极点的位置。因此,根轨迹校正方法是根据系统给定的动态性能指标确定主导极点位置,通过适当配置开环零极点,改变根轨迹走向与分布,使其通过期望的主导极点,从而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频率特性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频域特性简明地表
1 / 1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示出了系统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及系统对噪声和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因此,频率特性校正方法是根据系统性能要求,通过适当增加校正环节改变频率特性形状,使其具有合适的高频、中频、低频特性和稳定裕量,以得到满意的闭环品质。由于波德图能比较直观的表示改变放大系数和其他参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所以,在用频率法进行校正时,常常采用波德图方法.
系统校正要求通常是由使用单位和被控对象的设计单位以性能指标的形式提出.性能指标主要有时域和频域两种提法。针对时域性能指标,通常用根轨迹法比较方便;针对频域性能指标,用频率法更为直接。根轨迹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常以超调量?%和调节时间ts作为指标来校正系统。频域法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常以相位裕量?(?c)和速度误差系数kv作为指标来校正系统. 题6.2校正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校正有串联校正方式和反馈校正方式。
校正装置串联在系统前向通道中的连接方式称为串联校正。校正装置接在系统的局
部反馈通道中的连接方式称为反馈校正.如图6.1所示。
干扰参考输入?串联校正?控制器对 象输出反馈校正图6.1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
2 / 1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串联校正方式因其实现简单而最为常见。反馈校正除能获得串联校正类似的校正效果外,还具有串联校正所不具备的特点:(1)在局部反馈校正中,信号从高能级被引向低能级,因此不需要经过放大;(2)能消除外界扰动或反馈环内部系统参数波动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供系统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题6。3串联超前、串联滞后与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各有何适应条件?
答:
(1)串联超前校正通常是在满足稳态精度的条件下,用来提高系统动态性能的一种校正方法。从波德图来看,为满足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往往需要增加系统的开环增益,这样就增大了幅值穿越频率,相应地减小了相位裕量,易导致系统不稳定。因而在系统中加入一个相位超前的校正装置,使之在穿越频率处相位超前,以增加相位裕量。这样既能使开环增益足够大,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串联超前校正适合需要附加相角位移在0?65°范围的系统.
超前校正的结果可以使系统的闭环频带宽度BW增加,从而使动态响应加快;不改变低频段对正弦输入的稳态误差性能;超前校正装置所要求的时间常数是容易满足的.但可能带来因闭环频带宽度BW加宽引入高频噪声,需要增加增益等问题.
(2)滞后校正有两种作用。一般地,如果稳态性能满足要求,而其动态性能不满足要求,并希望降低频带宽时,可用滞后校正来降低其穿越频率,以满足其动态性能指标。这种滞后校正的结果可以增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系统放大系数以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由于高频段的衰减,系统的抗高频扰动能力也增强了。但同时由于频带宽度变窄,瞬态响应将变慢。
如果一个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是满意的,为了改善其稳态性能,而又不致影响其动态性能,可以采用滞后较正。此时就要求在频率特性低频段提高其增益,而在幅值穿越频率附近仍保持其相位移大小几乎不变。
这两种作用中,前者是降低了幅值穿越频率并衰减了高频段,后者是提高低频段增益.但就滞后校正本身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在高频段造成衰减,以使系统获得充分的相位裕量.
(3)滞后-超前校正幅频特性的前段是相位滞后部分,具有使高频段增益衰减的作用,所以容许在低频段提高增益,以改善系统的稳态特性。幅频特性的后段是相位超前部分,因增加了相位超前角度,从而使相位裕量增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因此,滞后—超前校正常适用于系统对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都有进一步改善的情况。
K题6.4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对象传递函数为Gp(s)?,设计相位滞后校正
s(s?4)(s?5)使阻尼比为0.7,稳态速度误差系数为30.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