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分)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2分)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分)

(4)默写《次北固山下》的前四句。(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shì nònɡ(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2)后来发生了fēn qí(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3)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水波粼粼)的鱼塘。 (4)“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xǐ chū wànɡ wài(喜出望外)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他们夫妻俩离婚一事因在财产分割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暂时处于僵持状态。 ..

B.一场车祸使他下肢瘫痪,从此卧病在床。 ..C.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各得其所,尽显其长。 ....

D.演播厅里坐着几位文质彬彬、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子,他们正谈得热火朝天。 ....【解析】“花枝招展”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可用于男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 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

C.秋天的深圳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深圳”改为“深圳的秋天”) D.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在句末加“的需要”) 【解析】A项“具体详情”重复啰唆。

5.根据语意,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的绵长。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撒满温暖的阳光。

二、阅读(46分)

第 1 页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太丘舍去(舍弃)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

(3)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8.下列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期行”是指陈太丘和朋友约好一起出行,是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是写客人被元方驳倒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表示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驳倒客人,客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 D.从描写方法来看,本文侧重对话描写,客人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义正词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二)曹冲称象(9分)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有若成人之智/未若柳絮因风起 B.有若成人之智/友人惭,下车引之 ....

C.时孙权曾致巨象/元方时年七岁 D.即施行焉/陈太丘与友期行 ....【解析】当时。A项,像,如/比得上;B项,的/代词;D项,行动/出行。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11.结合故事内容,简要分析曹冲的特点。(3分)

从群臣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而曹冲却想出了办法,可以看出曹冲智力超群的特点。 【参考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三)(10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第 2 页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赏析文章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运用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春天的气息,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13.“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表现了“我”和妻子生怕稍有闪失会给自己所背的亲人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的心理。“这个世界”是说“我”和妻子对上要赡养老人,对下要培养和教育子女。文章最后一句话,形象地表明了“我”和妻子对生活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 B.“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C.“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D.“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解析】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四)母亲为我“扎红”(17分)

冯骥才

①今年是马年,我的本命年,又该扎红腰带了。 ②每到本命年,母亲都要亲手为我“扎红”。记得十二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经八十六岁了,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其他人也笑着,我心里深深地感动。所有孩子自出生那一刻,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执着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六十岁了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十二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当然知道我这话里边的含意,笑嘻嘻地连连说好。

第 3 页

③十二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七十二岁了。

④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九十八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和富于觉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从来没有衰退过。而且,今年一入腊月,她就告诉我,已经为我预备了红腰带,要在除夕那天亲手给我扎在腰上,还说她要自己来绣这腰带上的花儿。

⑤除夕到了,一早儿母亲郑重地从柜子里拿出一条摺得十分齐整的红腰带,打开给我看,一端是母亲用黄线绣成的“马年大吉”四个字。每个字的笔画都很规整,针脚细密。母亲抬起头看着我说:“你看我绣得还行吗?我写好了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睛看不准了,手也有些不稳了。我拆了三次绣了三次,马字下边儿的四个点儿间距总摆不匀,现在这样还可以吧。”我感觉此刻任何语言都无力于心情的表达。妹妹告诉我说,母亲在绣的时候,还换过一次线呢,开头用的是粉红色的线,后来觉得不够显眼,又换成了黄线。妹妹见了还笑着对母亲说:“你要是再拆再绣,布就扎破了。”

⑥母亲在为我“扎红”时,显得极其认真。她两手执带绕过我腰时,只说了一句:“你的腰好粗啊。”随后又调整带面,使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打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并把带端的字露在外面。这一切,她都做得一丝不苟,庄重不阿,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⑦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到她的头顶,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母亲真的老了,尽管我坚信自己有很强的能力,却无力使母亲重返往昔的生活。

⑧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我现在仍然拥有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的鬓角虽然已经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

⑨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每逢过年时,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自己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的表达——孝顺。

⑩孝,是中国人视为人的准则的一个字,是一种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我相信,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是来自自己的心灵。

?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15.在作者眼中,母亲的“棒”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①母亲的身体依然健康,很棒;②母亲的头脑仍旧明晰,富于觉察力,仍有丰富而敏感的情感,精神状态很棒;③母亲信守诺言,早早备下了红腰带,她的爱心很棒。

16.联系全文,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母亲是一个很爱孩子的老人。她虽已九十八岁高龄,但仍坚持为孩子绣腰带、扎腰带,表现了对孩子深深的爱和祝福。

17.第⑨段中说孩子们“享受着自己一种美好的人生情感的表达——孝顺”,孩子们的“孝”表现在哪里?(4分)

①母亲虽然年寿已高,但孩子们仍让母亲当家,这份对母亲的尊重是“孝”;②每逢过年,回家团圆,看望母亲,对母亲的牵挂是“孝”;③欣喜地接受母亲给予的爱与祝福,也是一种“孝”。

1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的幸福最终还是来自自己的心灵”这句话的理解。(5分)

示例:生活中,虽然决定幸福的因素很多,比如金钱、健康、容貌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心灵的满足,如果心灵觉得幸福满足了,才会真正感到幸福。

三、作文(50分)

第 4 页

19.“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结合《狗·猫·鼠》全文,说说鲁迅儿童时期为什么仇猫?(3分)

鲁迅小时候养了一只隐鼠,后来隐鼠突然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是猫吃了隐鼠,他于是仇恨猫。但其实隐鼠是长妈妈踩死的。

2.作者在文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4分)

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作者是在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第 5 页

七年级语文广东专版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分)(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2分)(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9k8t8fjbc565jb3urou8mpoj7oc3w00zl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