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论水准仪的望远镜成的是正像还是倒像,水准尺的读数都按注记增大的方向去读吗?
4.什么是视差,如何消除视差?
5.精平读数后是否需要再检查精平情况?
6.如果操作过程中发现圆水准器气泡逸出,应如何处理?
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课每位同学都进行了仪器操作,熟悉了仪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利用仪器进行高差的测量。通过实验我们要更好的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操作的原则就是确保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理解前后视读数的概念,还要理解高差的概念,高差与我们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无关。在操作的层面大家一定要遵守规范,按步骤进行,细致一些,准确一些,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一
课后分析: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3型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
3.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二、 计划与设备
1.实验学时数安排2学时,实验小组由3~5人组成。
2.实验设备为每组DS3型水准仪1台,记录板一块,记录表格,铅笔,测伞1把。
3.实验场地安排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分别立两根水准尺,供全班共用,便于检核实验成果。各组在练习仪器安置、整平、瞄准、精平、读数的基础上,每人都要按步骤独自完整的做一遍,练习观测二根水准尺,分别编号为A、B,记录在实验报告一中。
4.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一。
三、 方法与步骤
1.安置仪器
各组因共用两根水准尺,在测站点的选择时,最好应选在两根水准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以免各组观测时相互干扰,有利教师逐组指导和学生测量结果相互校核。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力求踩实,然后
用连接螺旋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记,精确读数。
3.粗略整平
先对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使气泡、圆水准器的圆圈及另一脚螺旋大致呈一直线,再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居中位置。
4.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缺口)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手感螺旋有阻力),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成像在十字丝交点处。当成像不太清晰时,转动物镜对光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如目标较远,则物镜对光螺旋向后转动,如目标较近,则物镜对光螺旋向前转动。
5.精平、读数
先观察管水准器中气泡的位置,如气泡在前端则微倾螺旋向前转动,如气泡在后端则微倾螺旋向后转动,使管水准器中的气泡基本居中,然后用眼睛在水准管气泡窗观察,缓缓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视线即处于精平状态,在同一瞬间立即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毫米,即读出四位有效数字。读数后再检查一下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是否吻合。若气泡不吻合,则应重新精平,重新读数。
6.测量地面两点的高差
按上述DS3型水准仪的使用方法,读出后视尺A的读数,再读出前视尺B的读数,根据高差的计算公式计算A、B两点的高差。
四、 注意事项
1.将水准仪脚螺旋调到可上可下的中间位置,三脚架头应在大致水平,仪器安放到三脚架头上,必须旋紧连接螺旋,使连接牢固。
2.转动脚螺旋可使水准仪粗略整平。转动脚螺旋时要用“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的旋转方向一致”的原则进行。
3.瞄准目标必须消除视差;水准尺必须扶竖直;掌握标尺刻划规律;读数应由刻划顺序读取(不管上下,只管由小到大)。
4.在水准尺上读数时,符合水准器中气泡必须居中。精确整平时,微倾螺旋的转动方向与左侧半气泡影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5.水准测量实施中,读完后视读数后,当望远镜转到另一个方向继续观测时,符合水准器气泡就会有微小的偏移,相互错开(精平是带有方向性的)。因此,每次瞄准水准尺时,在读数前必须重新再次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影像吻合后才能读数,后视与前视读数之间切忌转动脚螺旋。
实验报告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日期 班组 姓名 仪器编号
一、完成下列DS3型水准仪各部件名称的填写
图2-2 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1(物镜);2(物镜对光螺旋);3(水平微动螺旋);4(水平制动螺旋);5(微倾螺旋);6(脚螺旋);7(符合气泡观察境);8(水准管);9(圆水准器);10(圆水准器校正螺钉);11(目镜调焦螺旋);12(准星);13(照门);14(基座)
二、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通过(照门准星)概略地瞄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消除视差,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尺像)清晰。
三、实验记录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
A尺的读数为( )m。B尺的读数为( )m。
2.计算(假设A点的高程HA=150.78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