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入1】
2003年10月15日,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重返神州,当飞天英雄杨利伟巡天归来,人类航天史由此翻开崭新一页──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多了一支新生的力量。一家国外媒体写道:“杨利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的确,从杨利伟飞向太空的那一刻起,我们这个火箭的故乡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透过中国航天人留在浩瀚太空的那道绚丽彩虹,我们看到了这样一行闪光的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二十个字、“四个特别”,铸成一座耸入云天的精神丰碑,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精神。“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导入2】
“我的感觉良好。”──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对地面说的第一句话。
“我一定努力工作,把后续工作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15日下午,在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天地对话”时说的话。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从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发出问候。
“景色非常美!”──15日晚间与家人通电话,对妻子张玉梅发出的航天感慨。
“味道好极了!”──在与家人通话中,对8岁儿子杨宁康发表自己对航天食品的意见。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在通话中向家人描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感受。
以上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2003年10月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言语集锦。这看似平常的几句话,却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因为它们来自遥远的太空。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最“高”的声音。为了登上最“高”处向全人类发出庄严的声音,中国人经过了哪些历程呢?
听课前想一想:
1、你对航天知识有多少了解?
2、你认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有什么意义?
3、你认为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目前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导入3】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入4】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以及新闻在结构上的特点。
2.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
2.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年的9月14日,日本发射了探月卫星——“月亮女神”,而我国也将于本月24号下午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日本抢先中国开始了探月计划。如今,科技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2003年,中国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感受那份自豪与骄傲以及重温那段艰难的航天历程。 (写出课文标题)
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以自豪的神情去回顾我国的航天历程。 (放映幻灯片)
课文分析∶
1. 看了幻灯片,我相信同学们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这篇新闻报道。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即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 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2.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3. 这篇新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
用了大量的数字来体现真实性。
4. 讨论∶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一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5. 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
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线形结构、网状结构和圆形结构。本文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结束∶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神州五号”的发射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艰辛历程,但这仅仅是一种书面的、抽象的回忆。下面,我想带同学们去“神州五号”发射现场真实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播放“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相关录像)
用心 爱心 专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