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现在使用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二、什么是课程三维目标?
课程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
空间感知——学生应通过运用地图等工具学会描述区域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解决区域存在问题,形成空间视角,增进地理环境理解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对环境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历史意识——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后能做历史性的思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更为整体地思考和有意义地理解历史。历史教学最突出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也就是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认同和历史评价。
综合思维——是基于综合学科的“综合思维”的素养,凸出体现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 包括“古今综合”、“时空综合”、“中外综合”等。
社会实践——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历史信息的提取和应用;社会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包括“图表实用”、 “史料论证”、 “社会活动”等等。
综合文科教改要从关键问题入手
在新课标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承担着比以往更重的教学责任,其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各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效果差异巨大,因此很多时候学科素养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通过关键问题切入,我们找到了一条切实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与关键问题“从群众中来” 在各类教学观摩中,我发现,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差异非常大。以“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为例,单一的知识性传授型课堂效果较差,而综合性学习式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这一差异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教师素养问题。有关“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剖析,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发展、人文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既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又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简言之,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学难题。
目前综合文科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相关课程目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至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这既涉及综合文科课程的学科本质,又涉及具有普适性的公民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
在我看来,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指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或逾越的最基本、最紧要的教学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居于学科核心地位,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容易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或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历史与社会认知体系的问题。如,帮助学生建构时空概念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
整体观和唯物史观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方法图式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问题等。总之,这些问题对于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后续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建构历史与社会思维框架的基础问题。
从2014年5月至今,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教学关键问题的提炼、征集工作。
初始阶段,主要是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征集、提炼关键问题,比如,如何运用地图和图表、如何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如何建构空间概念、如何建构时序概念等。
浙江省教研室正式发文,在一线教师与教研员中,广泛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成果征集活动。共征集了104个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评出57项相关研究成果。
在问题征集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一系列以“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疑难问题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筛选并最终确定教学关键问题。同时课题组核心成员在讨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搭建了教学关键问题的逻辑框架。经过研讨,初步确定“时空思维”、“区域认知”、“历史认识”、“综合联系”、“公民教育”等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关键问题条目进行梳理,进一步确定了28个教学关键问题。
哪些关键问题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不断反馈的方式,将理论导向与实践研讨相结合,最终确定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关键问题。具体包括:如何构建时序概念,如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描述区域的空间位置,如何认识生活的区域和生活的变化,如何运用不同的史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描述历史现象、解释历史问题,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培养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如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何巧用地图图表达成时空认知,等等,共28类大问题。
目前,我们正在全省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推广从关键问题切入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所以有底气地确定上述问题是关键问题,因这些问题的最终确定,调动了教研员、一线教师与相关专家的集体智
其一,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教学关键问题。例如,如何建构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时空观念),如何理解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的基本特点(区域认知),如何认识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认识),如何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综合联系),如何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参与)等。
其二,理论对接实践。上述一些基于理念演绎出来的“理论问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教研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也需要我们去归纳总结。通过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实践,我们梳理了该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难点和困惑,最终进行提炼、梳理。
其三,对于一些鱼目混珠的问题,由相关专家在专题讲座中进行澄清。比如,朱光明研究员指出,教学关键问题应着眼于课程目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关键问题还应着眼于课改进程:之所以称之为“关键”,就在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当下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学关键问题应基于课程标准的有关论述,应包括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还要有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入把握,包括核心思想、核心概念、核心能力;也要有基于教学成功经验的解决方案;还要有基于学业评价标准的有效办法。
基于关键问题研究,推进课堂变革
在相关的课堂调研中,我还发现,类似“新航道”的教学难题在实际教学中呈现的状态更为复杂。一些教师自身有较好的知识积累与修养,可是上课却不得要领,无法在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相反,一些新入职的教师,自身学识与修养可能还有欠缺之处,但能抓住“学科重点”,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在另一所学校,教师所教的“学科重点”却并不一定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引发了我们对实践问题的思考,即研究最终还要着眼于解决课堂问题。
具体做法是依托教师目前较为熟悉的教学方法,将以往教学成果再推进一步。“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目前在浙江省教师中认可度很高,有关“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07年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又荣获第一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通常鼓励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它具备综合化、生本化、课标化三大特点。
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有效解决“教学关键问题”。可以说,“教学关键问题”是目标任务,“综合性学习”是方法手段;“教学关键问题”是内容,“综合性学习”是形式。它们都指向“学为中心”,其根本出发点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两者都是当前深化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密不可分。
目前浙江省内各地教师依据“综合性学习”方式设计了多种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为此我
们还举办了以“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具体授课内容从课程标准出发,依据“关键问题”设计教学方案。上述方式有效地推进了全省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整体变革。
(作者:牛学文 单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作者:浙江教育报
编者按:浙江省一直走在课改的前列,尤其是综合课程改革。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人文课程,在课程资源整合和育人价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浙江省是全国唯一进行历史与社会合科教学的省份。如今人们呼唤通过课程培养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科教学的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通过教学关键问题的梳理,提出解决策略,研发案例,并形成系统完整、实践性强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探讨——
历史与社会学科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大时代 小切口:一口铁锅的前世今生
□杭州市教研室 朱秋蓉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着力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面向的是十三四岁,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初中学生,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思想活跃、思维灵敏,善于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但常常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指南,呈现出知行不一的特征。若要让我们的教学更具可亲度和可信度,就不能囿于课堂,而应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与学生共鸣的节拍,拨动学生的心弦。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曾执教“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师生都泪流满面。
我先出示了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照片,让学生对其用途进行猜想。创设了寻访“一口锅”历史的教学情境。随后,让学生通过“寻访历史——走访当地的老人,做口述历史的整理”“求证历史——到当地档案馆翻阅地方史志”“考证历史——到博物馆寻访实物”等不同的求证方式,来验证自己对这口锈迹斑斑铁锅用途的猜想。
课堂上,随着学生的讲述,一个悲惨的场景复活了:70年前,杭州富阳,一个中国农民默默地在大铁锅里加好水,烧好火。水沸腾了,他被抛进大铁锅,烫得哇哇惨叫,旁边是一群日本侵略者在哈哈大笑。渐渐声息不闻,日本侵略者还用刺刀挑几下锅里的身体……
原来这并不是一口普普通通的铁锅,它是日本侵略者烧煮中国人的沸水锅,是他们取乐的工具。这是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罪行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血泪控诉。
课堂上师生默默泪流一片。
在求证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去发掘身边那些习以为常事物背后所隐藏的鲜活历史,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了考证、求证的能力,更是将宏大时代主题所传递的精神内核,通过这有形的“一口锅”“一个地名”“一群人”深深印刻到学生的脑海中、心坎上,从而使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铭记这段不能忘却的记忆,缅怀抗战英烈,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开创明天更加美好的未来。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神聚力”成为我们当前的教育主题。如何将这一时代主题内化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他呵护和平、坚守和平的坚定信念?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关注学生人性塑造。目前,杭州市构建起“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模式,通过寻找时代大背景下适合的教学小切口,创设教学情境,架起沟通学科课程到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体验、感悟、践行中,掌握必备的人文知识,获得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正确导行。
让历史烛照今天,预知明天 □省特级教师 余姚实验学校 金亚素
《交流基于多彩,互鉴助力发展》是 “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交流互鉴意义”?这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的一次课堂实践。 一、教学的逻辑起点:“今天”与“多元”
虽然“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是一个跨中外、连古今的综合性问题,但是,我们觉得,作为学习者的学生还是当下生活中的人,所以,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首先选择了学生“今天”的时空,即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由近及远,追溯历史上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案例,体会意义。其次,“多样”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也是文明存在的客观状态。课堂伊始,我们借助学术界关于文明多样的观点论述以及学生对多样文明的感性体验,确认文明的多样性,并沿历史的时序和地理的空间追问文明多样的历时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