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第一讲 导论
1、景观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实践 -- 景观学专业工作是什么?
1.1景观概念
本专业的概念 1)大众的概念 2)相邻专业的概念 3)本专业的概念 1.2从景观的起源演变理解景观
7类景观
景观1:旷野森林——人类远古的家园?——景观的起源/源头景观 景观2:人类原始生存环境景观——水体:人类生命之源 景观3:人类原始生存环境景观——森林:人类生息繁衍的庇护所 景观4:人类原始生存环境景观——草原:人类丰衣足食的基础
水·森林·草原景观为人类奠定了关于景观的原始自然美感 自然山水——奠定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基础
景观5:人类农耕生存环境景观——乡村田野、乡村小镇 景观6:人类现代的生存环境景观——旅游度假地景观 景观7:人类现代的生存环境景观——都市居住景观 1、景观的三层含义
1)形态——大地表面 2)环境——生存空间 3)活动——行为心理 2、人类对于景观的本性需求
1)人类的本性必需——自然的生存环境 2)人类的发展需要——美好的生活场所 3)人类的精神向往——精彩的生命历程 3、“景观”与相关专业术语的差别
1)景观与风景 2)景观与园林 3)景观与环境 4.人居环境中的景观
1)聚居建设 2)聚居活动 3)聚居背景
1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1.1景观学专业实践概览
1.2社会对于景观师的三大领域的需求
(1) 规划设计 (2)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建设与管理
1.2.1景观学专业的实践领域 1 公园绿地
–国家公园、都会公园、都市公园、都市广场、社区邻里公园、儿童游戏场等。 2 休闲游憩与旅游区
–风景区、森林游乐区、休闲农场、观光果园、休闲渔业、温泉区等。 3 大型综合园区
–科学/科技园区、教育园区、校园、主题园区、动植物园区等。 4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公路景观、街道景观、林荫道路、步道与自行车道等。 5 滨水景规划设计
–河川堤防/高滩地、河滨公园、海岸景观、亲水空间等。 6 绿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开放空间、公共建设、环境艺术等。 7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发展
–景观保育、复育、修景、视觉景观评估等。 8 城乡风貌
–社区总体营造、地区环境改造、社区规划设计等。 1.2.2 景观学专业实践领域概览
三大基本领域:1)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保护 自然环境、城乡环境、历史人文 2)景观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 形象空间、环境生态、功能使用 3)景观建设与管理—— 建设-管理 施工建设、养护管理、活动组织 1.2.3 中国景观的当务之急
需求1:资源与环境保护(环保与生态化) 需求2:城市化 需求3:游憩与旅游化
1)生命性:生长、变化 2)时间性:形成、变化周期 3)地方性:自然的、人文的
★ 人居问题:
1、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 人聚问题:以人为本,创建人类聚集环境,满足游憩娱乐需求
——景观环境创造问题(规模、生态、风格……)
2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满足人们旅游需求 ★ 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自然资源问题
资源·保护
景观学专业
规划·设计 建设·管理
2 景观学专业与学科简介--如何正确看待理解景观学专业?
2.1 景观学百年初期积累与专业发展历程
2.1.1景观学专业的百年初期积累
1)1839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世界博览会,激起民众对环境改造的向往与意识 2)1899年,美国成立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
3)1901年,Olmsted与Vaux共同参与推动美国华府地区的规划开始对于大尺度开放空间和轴线林荫道路以及重要重点景观与水池等布局的重视
4)1903年,英国人霍华德于《明日之田园城市》书中首开推动人与城市空间之关系
5)1903年,第一个田园城市构想由翁文(R.unwin)及帕克(B.Parker)于伦敦北56公里处----莱奇沃斯(Letchworth)建成。 2.1.2景观学专业的发展历程
1)1899—1924年:1899年ASLA成立,1901年LA专业创办。景观学的启蒙期,关注于应用科学、植物生态、艺术整合,开创对人类公共福利的关注与专业责任之养成。
2)1925—1945年:随着景观专业系所成立,景观教育也较有系统发展出专业训练的范畴与能力,并视专业为一种公共服务。
3)1945—1965年:景观专业最大转折点与挑战期,提升对于更大尺度景观的开发利用、景观建设与环境结合,提升环境整合性品质。
4)1966—1974年:景观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探讨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如何提升都市核心区高密度摄取及参与式社区规划与社会相关议题之挑战。
5)1975—1981年:此时期有许多小型事务所诞生,发展出各类主题园、植物园、水岸更新发展以及闲置工业区再利用??等,更精准设计象度
6)1982—1989年:景观专业事务所开始在规模上、制度上、形式上及职业专业范畴上有精准之市场区隔,并逐渐以整合性团队合作(team work)方式呈现
7)1990—今:——环境规划、永续发展、经济迟缓发展,促动了专业者对传统价值与对新科技之重新
整合与认知
——生态危机带动了生态复育、生态保存以及文化景观复育、修复之更深刻责任 ——景观生态学之发展也带动专业界在教育与实务运作上对于大尺度景观问题之整合思
3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维
——GreenWay之运动结合环境教育、摄取再发展与景观修复正是这十年来具体之景观网
络串连之成果
——减法设计思潮带动的又一融合意境与生态之风潮(如James Corner,滨谊 1999) ——而欧洲之景观界也自80年代起即从生态保育、复育之角度,开创更多地域性思维、
地域性工法及其地域性、自明性之地方发展操作模式
——东欧在景观生态学方面之研究、以及欧盟对景观分类之共同合作下,也开创出区域
合作(Regionalism)之新视野,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 )再度被重视
2.2 专业与学科构成
(1) 从圈内看——景观学专业的要素
(2) 从圈边缘(边界)外看:景观学的近亲远邻--景观学与相关学科专业的关系 (3) 从圈与圈交叉看(当今世界的特点:多元化、学科交叉化):景观学发展趋势 (4) 当今景观学专业的4个特点: 扩展化、多元化、交叉化、专门化
3景观学学科专业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正确的景观学科专业观? 3.1 景观学——景观学(Landscape Studies)指研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特性、并且以此为依据保护创造与
管理生存环境的学科。
——景观学内涵:是由景观规划设计学科扩展而来,涉及多学科领域,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21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引领性学科。总目标是通过景观策划、规划、设计、养护、管理、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创造优美宜人的户外为主的人类聚居环境。 ——景观学科三个基本分支: 学科方向或支撑专业
1)景观环境生态及其包含的资源(环境-生态)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2)景观的规划设计及其对应的三元(形态-美学)---- 风景园林与环境艺术 3)景观的行为与文化(行为-文化) ---- 游憩学与旅游学
——三大核心理论:景观资源学与生态学
风景园林美学与景观美学 景观游憩学与旅游学
三大核心理论的基础理论:景观分析评价
3.2 景观
●
景观源自于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了解及对土地伦理的坚持。
● 景观专有名词代表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所呈现的美好环境。
3.3 景观规划设计
4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 牛津字典:A person whose job is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so that roads, buildings,
etc. combine with the landscape in an attractive way.
● ASL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compasses the analysis, planning, design, management, and stewardship
of the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s.
3.4 景观学学科专业的三大核心
(1) 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形态) (2) 景观环境生态资源(背景) (3) 游憩与环境行为感受(活动) 景观的三元之一:
(1) 景观环境空间形态层面:基于空间与视觉形态的所有自然与人工景观形态的规划设计,即狭义景观规划设计----重点在人-神关系。景观的三元之二:
(2) 景观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空间、土地、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重点在人-地关系; 景观的三元之三:
(3) 游憩与环境行为感受层面:人类行为感受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习俗,涉及潜在于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与精神环境规划设计---重点在人-人关系。
3.5 景观学学科理论
景观学
形态·美学 环境·生态 行为·文化
3.6 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1)三元构成的景观环境: (2)景观规划设计应用的三元: (3)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核心的三元: (4)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组成的三元:
4景观学专业的学习方法途径--如何学好景观学专业?
4.1 景观学专业学习的三元,简图:
4.2 实践:各类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践框架) 4.3 理论: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理论研究框架)
4.4 学习:掌握实践技能;了解(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感觉(直觉、主张)(学习框架:教学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