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小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课文内容
《小池》作者杨万里,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七言绝句《小池》写的是夏天荷塘的景色,“小荷、蜻蜓”为荷塘增添了几分生趣和诗意。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描绘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教学中应该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古诗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识字写字
《小池》这首诗中安排了7个要认识的生字和5个会写的生字。课后要求朗读并积累6个词语。
(三)朗读积累
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七言古诗的停顿和节奏,背诵并积累。
学情分析
(一)学生认知水平
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学前和上半学期课外与课内的学习,积累了一些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产生了兴趣,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朗读诗句、积累诗句。通过前测访谈,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同学能够背诵下来这首古诗,但是并不能准确理解古诗内容和意境。
(二)识字写字的难点
本首诗中识读7个生字,在字音上对于学生来说有困难的是两个多音字“露”和“角”要结合诗意读准确。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有一定难度,因此将其中“无、树”两个生字放在第一课时分散难度。“爱、尖、角”三个生字在字形上有如下特点:“角” “尖”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窄下宽。“爱”是上中下结构,容易和“受”混淆;
(三)课文理解的难点
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第二首七言诗《小池》有一定难度,诗中所描绘的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诗句中用词的精妙,都是比较难体会的。但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有利于学生的朗读,教材为古诗选用的插图生动、形象,降低
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正确书写3个生字“爱、尖、角”。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感受四个词语“惜、爱、露、立”的用词准确。初知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在读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生字,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流程
环节一:古诗导入,巩固旧知(预设时间:3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背诵古诗
导入:夏天就要到了,夏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背诵上节课学习过的这首古诗——《池上》。
2.出示诗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首古诗《小池》。 (二)学生学习活动 集体背诵古诗《池上》。 (三)设计意图
背诵积累与识字写字,巧妙与第一课时紧密衔接,突出单元主题,为理解诗意、积累诗句做好充分准备。
环节二:正确朗读,理解诗意(预设时间:17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理解诗题
今天要学习的第二首古诗中也有这个“池”字,在这首诗中诗人又是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小池呢?我们一起走进“小池”这首古诗,谁来用“池”组个词语?
池指的就是池塘,小池呢? 2.读准生字
读字:在这首诗中有几个生字朋友,谁能借助拼音读正确。 3.理解诗句
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小池呢?你是从哪知道的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①图片理解小荷:刚刚长出的荷叶是紧紧地卷在一起的,看看图,做做动作。 ②动作理解“立”:刚刚露出水面的小荷把谁吸引来了?小蜻蜓是怎样立在荷叶上的呢?
教师动作示范,启发学生想象,学生边读诗句边做动作。 ③展示朗读、背诵。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④在质疑中理解“惜”
请同学读读诗句,两个同学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4.升华朗读,感受美 指导朗读。
借助插图,理解诗意,对应诗句
树阴又喜爱什么呢,(板书:爱)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 指导朗读。 5.北宋诗句,积累美
喜欢这首诗吗?快把它积累下来吧,可以自己练习,也可以两个同学一起表演背诵。 评价反馈。 (二)学生学习活动 1.生:池水、池塘。 生:小池塘。 齐读古诗题目。
2.开火车带读:泉、爱、柔、荷、露、角 读词:泉水 清泉 流水 水流 读句:泉眼无声惜细流。 读词:荷花 荷叶 牛角 尖角 读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3.借助插图,模仿小荷、蜻蜓做动作,理解诗句。
学生边读诗句边做动作,启发想象,感受诗句的意境美。 学生边读诗句边做动作。 背诵积累诗句。
读诗句质疑,互讨论解疑,促朗读感悟。 4.观察插图,倾听诗意,对应诗句,朗读感悟。 5.积累诗句,表演、背诵。 (三)设计意图
借助插图、动作,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从而达到加深体会、丰富想象、获得审美感受的目的。
环节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师介绍:杨万里的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鼓励学生朗读、积累更多的古诗积累。
(二)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倾听教师朗读,自己尝试朗读。 (三)设计意图
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环节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预设时间: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 观察字形特点,了解生字结构。 出示生字“爱”“尖”“角”,结构有什么不同? 2.巩固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回忆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观察占格位置,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观察它们所在的位置。 (2)教师示范书写,强调书写难点。
爱:上边窄,中间宽,下边窄。中间秃宝盖扁而宽,遮住下边的“友”。 “角”“尖”:上窄下宽。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观察发现:“角”和“尖”都是上下结构。 “爱”是上中下结构。 2.识字方法交流:
会意字的方法记住“尖”,上小下大就是尖。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角,用斜刀头加用就是角。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爱”,用“受”加上横和撇就是“爱”。
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爱”,用“受”把下面的“又”换成“友”就是“爱”。 3.观察占格。 练习书写。 互相评价。 (三)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只有认真观察,才能逐渐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才能把字写得更加规范美观。
课堂问题链的设计: 1.以旧带新,解诗题。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是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小池呢? 2.初读古诗,认生字
在这首诗中有几个生字朋友,谁能借助拼音读正确。 3.理解诗句,促想象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小池呢?你是从哪知道的呢? (2)小蜻蜓是怎样立在荷叶上的呢? 板书:
课下作业:
任务一:给爸爸、妈妈读一读、背一背或是加上动作演一演《池上》和《小池》这两首古诗。
任务二: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根据古诗内容,为《小池》配上一幅画,在班里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一评、说一说谁画的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