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发育生物学8—17章课后习题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答:次级诱导:通过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的相互作用,特异地指定它的命运 三级诱导:次级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相邻组织作用指定它的命运

7、初级胚胎诱导的四个阶段

答: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阶段是脊索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

8、组织者Nieuwkoop中心

答: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和其他的组织一起调整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Nieuwkoop中心:囊胚最背部的能诱导组织者产生的植物极细胞

9、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

答:a容许的相互作用:反应组织含有所有要表达的潜能,它只需要某些刺激允许它表达这些特性,但这不能改变它的后生型发育方向

b指令的相互作用:反应组织的发育潜能不稳定,其发育的方向和过程取决于接受的诱导刺激的类型

10、器官发育过程中,上皮分支的机制

答:上皮分支的机制;a在肾和许多的器官发育中,间质可能通过引起上皮管状分支与相互作用。当上皮向外生长被一裂隙分开的时候产生分支。裂隙的任一侧产生小叶,这些小叶生长而产生分支,上皮管的分支依赖间质的存在

b裂隙的形成由胶原控制的间质细胞通过他们的牵引与胶原纤维连接形成切入的小叶上皮的嵴,从而形成裂隙。

第十一章 果蝇胚轴的形成

1、图式形成

答: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果蝇胚胎躯体前后轴线如何建立

答:形态发生素调节首先表达的合子基因(缺口基因)。缺口基因表达区呈带状,带宽约3体节,不同缺口基因表达区之间有部分重叠,它翻译的蛋白质以其浓度效应调控成对控制基

因的表达。成对控制基因的带状表达区将胚胎沿前-后轴划分成周期性单位。它翻译的蛋白质激活体节极性基因转录。体节极性基因表达产物进一步将胚胎划分成14体节。同时,缺口基因和成对控制基因的编码蛋白质,以及体节极性基因与同源异形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同源异形基因的表达,而后者的表达产物则决定每个体节的发育命运。

4、什么是缺口基因有什么特性起什么作用

答:缺口基因:沿果蝇前后轴最早表达的合子基因,它们均编码转录因子,参与果蝇胚胎前后轴早期模式的形成

缺口基因的特性:(1)编码转录因子(2)都在多核胚期开始表达(3)其产物的半衰期一般较短近数分钟,因而它们的扩散距离较短(4)其表达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其突变会导致胚胎在该区域及附近区域的缺失

5、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

答: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把缺口基因确定的区域进一步分成体节

6、什么是体节极性基因,有什么作用

答:体节极性基因:在成对控制基因表达之后立即表达的基因,它们决定了体节的边界和体节内细胞的命运,这些基因的产物包括扩散分子,受体,转录因子等这种类型

体节极性基因作用:是确定体节和体节边界的关键基因,它在每个类型体节中的前部表达,占据一行细胞,从而确定了副体节的前部边界,体节出现后,它在每个体节的后部表达,将一个体节分成前后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内的细胞不发生交换,各自有不同的发育命运

7、同源异形基因

答:同源异形基因:在体节边界建立之后,用来控制每个体节的特征结构发育的基因,它们编码homeodomain转录因子。

第十二章 脊椎动物胚轴的形成

1、两栖类、鱼类、鸟类、哺乳类 胚轴决定的最早时期 答:两栖类:从精子入卵。 鱼类:鱼类胚盾的形成。

鸟类:囊胚期上下胚层的形成。 哺乳类:胚胎发育的第天

2、两栖类胚轴形成机制

答:胚胎背部细胞中的β-catenin使sms基因表达,SMS与TGFβ基因家族的蛋白产物协同作用使gcd基因激活,在SMS和GCD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组织者。Nieuwkoop中心的分泌蛋白激活位于其上方中胚层细胞中一系列转录因子,后者激活编码组织者分泌产物的一些基因。而一些组织者分泌蛋白也可作为BMP、Wnt等的抑制因子参与胚轴形成。另外,后端化因子调控神经管后端分化,而中侧轴转化因子则调控中侧轴形成。

3、哺乳类前后轴特化与哪个基因有关 答:都是由hox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的

第十三章 附肢的发育和再生

1、附肢骨的基本结构

答:靠近体壁的肱骨、在中部的一个桡骨和一个尺骨、掌骨和远端的指骨。

2、附肢区(limb field)

答:附肢区:由能形成附肢的所有细胞所组成的区域。

3、肢芽 肢芽诱导的分子机制前后肢的分化与哪两个基因有关

答:附肢芽: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某些基因在预定位置激活Tbx4和Tbx5,二者分别特化后肢和前肢。

4、顶外胚层嵴 (AER)在肢体发育中的作用

答:顶外胚层嵴AER:在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

作用:1维持其内侧的间质细胞增生能力,是肢体沿(P—D)轴曲线生长。2维持肢体A-P轴线控制基因的命运3与控制肢体A-P和D-V轴线的饿因子互作,以指导细胞的分化。

5、渐进带 (PZ ) 渐进区模式

答:渐进带PZ:AER内保持了旺盛分裂能力的间质细胞区域,位于肢芽的顶端与AER紧邻的间质组织大约200μm的范围内

渐进带的模式:附肢中胚层细胞的分化是由它在渐进区中分裂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一个细胞的渐进区所花的时间越长,获得越多的有丝分裂的机会,而其构造越往远端发展,当附肢发育时,细胞必须不断离开渐进区,形成软骨组织,最早离开的细胞靠近体侧,最后离开的离体侧越远。

6、极化活动区(ZPA)

答:极化活动区ZPA:在年幼肢芽和体壁后部连接处一小团能特化成前后轴的中胚层细胞所构成的区域。

7、细胞凋亡与趾形成的关系

答:趾的形成依赖于趾间区和趾区生长速度的差异,决定细胞的死亡的是间质细胞,不是外胚层细胞。BMP2、BMP4、BMP7在趾间组织中表达,促进趾间组织的凋亡,趾间表达的noggin可拮抗BMP,从而防止部分趾间细胞的凋亡。

第十四章 眼的发育

1、哺乳动物眼睛的基本结构

答:眼的基本结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

2、眼的形态发生过程

答:眼的形态发生过程:由间脑侧壁2个向外突起部分形成视泡,视泡与外胚层接触,他们相互作用,外胚层增厚,形成晶状体板、晶状体窝、晶状体泡,并最终分化为外侧的晶状体上皮和内侧的晶状体纤维。视泡内陷形成视杯,分化为外部的色素视网膜和内部的神经视网膜,后者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称为玻璃体。在晶状体泡脱离表皮后,视网膜和晶状体泡与覆盖的表皮接触诱导其形成角膜。视杯边缘色素上皮向晶状体扩散形成虹膜和睫状体上皮。色素视网点膜外面,神经嵴起源的头部间质聚集形成脉络膜和巩膜。视柄发育成视神经。

3、神经视网膜主要分化为哪3类细胞,各有什么功能

答:感光细胞:对光和颜色敏感。

双极中间神经元:传递电冲动从视杆和视锥到神经节。 神经节细胞:其轴突集合形成视神经进入脑中

4、视顶盖视神经纤维投射的特点

答:视顶盖:低等脊椎动物视网膜的神经纤维生长到的脑的特定区域。

特点:所有来自左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投射到右顶盖,所有右视网膜的视神经纤维投射到左顶盖。

5、晶状体的形态发生

答:晶状体的形态发生:从预定的晶状体外胚层开始,经历晶状体板、晶状体窝、晶泡体泡,初级晶状体纤维和次级晶状体纤维等阶段,最后发育为成熟的晶状体。

6、转分化和晶状体再生

答:转分化:由一种部分分化的组织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组织类型的充分分化的细胞。 晶状体再生:将成体的晶状体切除以后,可从虹膜的背缘再生出新的晶状体的现象。

7、角膜诱导

答:角膜诱导:胚胎发育期间,覆盖视杯和晶状体表面的外胚层受二者的诱导作用形成透明的角膜的过程。

第十五章 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

1、哺乳动物乌尔夫氏管和缪勒氏管在在两性中的分化命运

答:乌氏夫氏管的分化命运:在雄性中发育为输精管、附睾和储精囊,在雌性中退化。缪勒氏管:在雌性中分化为输卵管、子宫、子宫颈和上阴道,在雄性中退化。

2、什么是哺乳动物的初级性别决定,与哪些基因有关

答: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精巢和卵巢,与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Z基因”等有关。

发育生物学8—17章课后习题答案

答:次级诱导:通过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的相互作用,特异地指定它的命运三级诱导:次级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相邻组织作用指定它的命运7、初级胚胎诱导的四个阶段答: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阶段是脊索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8、组织者Nieuwkoop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97567rn950weks4q8jb3z01x0bw3600n5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