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录井井控工作要求
录井井控工作要求
为切实履行好录井队及时发现溢流的井控职责,现对录井队日常井控工作做出如下要求:
一、收集存档(至少存一份书面材料)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井控文件、标准和案例,并及时传达到每一名作业人员,做好相应的学习记录。岗位员工应了解、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内容。
二、严格按照《塔里木油田井控培训管理办法》持有效的井控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三、录井作业期间,开展以下工作。
1.提供实时准确的池体积量变化数据。录井联机员(溢流监测责任人)从录井之日起开始坐岗,并根据工况,实时对钻井液循环罐(或可能参与循环的罐)、胶液罐、起下钻专用计量罐等罐内液面变化和钻井液出口返出量进行监测、记录并设置报警(参与循环钻井液罐的总池体积增减量报警门限值设置不超过±0.5方)。
(1)钻进工况每班与井队共同实测一次常用排量下的开停泵对液面的影响和停泵后钻井液的回流时间和回流量,并记录在坐岗记录本上,作为监测溢流、井漏的参考。
(2)钻进中每25~35分钟填写一次坐岗记录(含胶液罐),进入目的层或发现池体积、气测值异常时应加强监测。当钻井
液气泡较多或其它影响池体积准确计量的情况,提醒井队停钻处理钻井液并做好记录。
(3)起下钻中每3~5 柱钻杆或1 柱钻铤核对一次钻井液灌入或返出量;在目的层非连续灌浆起钻时,每起3~5柱钻杆、1柱钻铤或加重钻杆核对一次钻井液灌入或返出量;起钻非连续灌浆时和带浮阀、箭形等单流性质工具下钻时,监测钻具内灌浆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提醒井队。坐岗记录间隔25~35分钟。
(4)下套管、电缆作业、事故或复杂处理等特殊作业期间,监测技术措施(可在作业前现场相关方联合制定)要求的灌浆情况。
(5)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或发出报警信号,并及时完成相应的工程异常预报单(应签字确认):
① 井下漏失;钻速突然加快、放空;泵压下降,泵速增加;钻具悬重发生变化;钻井液出口密度、温度、电导率等发生变化;气测烃类含量升高;岩屑掉块增加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班司钻。
② 钻进、循环期间,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池体积上涨或出口返出量增加;停泵后井口钻井液外溢;无人为原因,钻井液罐面上升;起钻过程中,灌入的钻井液量小于起出钻具体积;下钻过程中,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下入钻具体积等情况应立即发出溢流报警信号。
③ 监测到硫化氢气体时,如浓度<30mg/m(20ppm),应立
3
即报告当班司钻和井队值班干部;如果浓度≥30mg/m(20ppm),应立即启动硫化氢声光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6)溢流关井时,监测钻井液循环罐液面并向井队报告溢流量。关井后,监测关井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的变化并定期向井队汇报(关井30分钟以内,至少每5分钟汇报一次,关井30分钟以后,至少每15分钟汇报一次)。
(7)补充胶液或倒钻井液等影响计量作业时,井队应事先告知录井队,录井接到通知后,应做好记录,并调整钻井液罐的液面基准量。
(8)压井作业期间,按压井作业要求监测并汇报压井液的泵入与返出量、立套压值、出入口密度、气测值、硫化氢浓度等信息。如遇上述参数突变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
2.钻(工)具、套管入井前,应进行尺寸丈量,并与井队核对无误;掌握入井钻工具组合、套管组合、排替量数据和下深数据;掌握井深、井身结构(井眼尺寸)数据。
3.实时提供立压、套压、泵冲(排量)、钻井液进出口密度、出口流量、气测值等可录取的相关数据,方便调取和回放。
4.提供及时的地质预报和工程异常预报,其中,钻开油气层前,应提前7天向井队提出书面报告。
5.提醒井队按油田规定或现场作业要求的速度进行起下钻并做好记录,尤其是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m 井段内起钻速度不得超过0.30m/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