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中小企业e化入门
(doc 43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中小企業e化入門
為什麼要 e 化 ? ? ? ? ? ? ?
不可逆轉的 e 化趨勢 不 e 化,就淘汰 成本、成本、成本 以小搏大,強化競爭力 小而強、小而美
成功案例-- 高都汽車 成功案例-- 天禧髮型美容
什麼是企業 e 化 ? ? ? ? ? ? ? ? ? ? ? ? ? ?
企業 e 化--定義、行動、 階段、策略
e 化不是電腦化 e 化不是裝冷氣 e 化兩階段論
成功案例-- 弘振企業社 成功案例進階篇 雄獅旅遊
成功案例-- 駿逸貿易 e 化不一定要量身訂做
如何開始 e 化的第一步 e 化,從哪裡開始 選定「關鍵流程」 e 化對症下藥
e 化的基本配備和基本架構 成功案例-- 華隆通運
?
第一章
不
可
逆
轉
的
為什麼要e化
e
化
趨
勢
根據去年經濟部統計,已有 64﹪的中小企業開始使用網際網路, 當多數人都在網路進行溝通、商業文書
往來,甚至做生意,其實 e 化已經是不得不的選擇。
e 化不是大企業的專利,也是中小
無須贅述 e 化的重要與必然。dot com 狂熱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恐怕就是快速警醒所有企業關於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使得再傳統的企業也都願意小試水溫,與 e 發生關係。
企業求生存的必要。
第一階段的 dot com 風暴,成功地挑逗起大型企業 e 化的意願,不論主動或被動,有能力投資千萬臺幣架構起 ERP、CRM、SCM 的廠商,或多或少都已投入資金與行動,開啟了資訊科技帶動的企業改造風潮。
但是對臺灣 106 萬家中小企業而言,e 化的行動恐怕才要開始。對重視成本控制、講究效率與反應速度的中小企業而言,e 化的決定與投入,必然要有看得見、立即的成本效益為後援。
不 e 化,就淘汰
問起中小企業最初 e 化的理由,多數不是基於夢想,而是基於恐懼。
「大家都用網路,不這麼做跟不上時代。」小學畢業的電子零件廠弘振企業社總經理陳登科,交雜著國臺語的口音,不忌諱地坦承他的心態。
陳登科的答案,說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同樣的思惟,普遍存在於許多求生存、想進步的中小企業主心中。就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提出e化的三種需求,首當其衝的就是「求生系統」。
根據去年經濟部統計,已有 64﹪的中小企業開始使用網際網路,當多數人都在網路進行溝通、商業文書往來,甚至做生意,其實e化已經是不得不的選擇。
從事禮品代工的鷹銓工業就是典型的例子。鷹銓工廠在臺中,主要的客戶都在歐洲和美國,全公司只有 18 個員工,年營業額約 200 萬美元。談起三年前 e 化的動力,總經理兼創業老闆張榮銓說得直接:「就是被客人逼的嘛!」鷹銓 e 化的緣起也很簡單,海外客戶要求,不論是產品設計圖或是一般往來,所有的溝通都要透過電子郵件,讓鷹銓為了生存不得不加速投資公司內的 e 化建置。
在全球化競爭的壓力下,許多中小企業,特別是代工製造的廠商,必須要選擇進入某家大廠的價值鏈,在某個群聚(cluster)中表現突出,才能有成功的機會。當全球級的大廠都建置 e 化體系時,作為上、下游的廠商,恐怕沒有選擇與抗拒的餘地。
e化就是進入供應鏈的入場券, e 化的第一步,其實不是選擇 e 化供應商,而是選擇自己要成為哪一個集團或供應鏈的一部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蔡敦浩強調,中小企業 e 化的意義,在於要成為供應鏈的一環,成為別人系統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你要成為幾個主要集團(cluster)內的廠商,而且要成為集團內的領先者,才可能被買家選擇到。」蔡敦浩說。
也因此,臺灣政府在推動產業 e 化的第一步,就選擇了體系龐大而清楚的電子業作為第一階段的示範。從外商到臺灣本土資訊大廠,建立採購體系的連結。未來陸續會推動相關產業的電子化,以中心廠帶衛星廠、大買家帶小供應商的方式,一一普及e化的影響層面。 明顯而立即的政策「誘因」,就是民國九十四年起,政府採購標案全面網路化,意思是,未來想做政府生意的廠商,不論大小,一律要透過網路投標領標決標,不僅有助於政府採購透明化,減少因採購而生的弊案,同時也強迫所有想在政府採購一年六千億商機中分一杯羹的廠商,一定要具備基礎的上網環境和能力。
「如果你不能連上網路,等於是『望錢興嘆』,」中華電信數據分公司總工程師王文山比喻。 換句話說,對中小企業而言,未來要和大型廠商做生意,要做跨國客戶的生意,想做政府的生意,必然要先貼上「 e 化認證」的標籤。
成本、成本、成本
根據中小企業處長賴杉桂的分類,e 化有三種層次:第一類就是所謂的「維生系統」,用來應付最基本的競爭;第二類是「維運系統」,用來協助企業運作得更好、更順暢;第三類是「維成系統」,讓企業達到成功境界。對精打細算的中小企業來說,節省成本、加快速度就是成功的基本關鍵因素。
特別是對有下列五種需求的企業而言,透過e化節省成本、增進效率的「績效」將最為明顯。
1. 遠距管理與溝通
許多製造業早已將工廠設在中國大陸,管理中心在臺北。隔著太平洋兩岸的溝通和管理,是經營者當前最關注的議題。
公司在桃園,工廠在大陸昆山的弘振企業社,首先把過去單一電腦撥接的連線方式,轉換成 ADSL 專線,同時建立內部網路,每個月立即可見的通訊費用就節省八千元。另一方面,兩岸工廠檔案的管理相當繁複,透過架設檔案伺服器,讓所有檔案集中管理,無論是大陸或臺灣的資訊都由企業內部單一主機控管,節省檔案管理的人力及成本。
表一 e 化前後,成本比較表 項 目 印表和傳真紙張 電話費 總金額 說明: 此e 化後每月節省之金額 e 化後每年節省之金額 NT 5300 元 NT 6900 元 NT 12200 元 為規模 20 NT 63600 元 NT 82800 元 NT 156400 元 人之中小企業 資料來源: 台灣微軟 製表: 魏佳卉 2. 傳真通訊往來頻繁
以往企業的報價、詢價,都透過傳真或電話進行,e 化的連結讓資料經由網路傳遞。除了即時外,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