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分蒸发 B . 蜡烛燃烧 C . 矿石粉碎 D . 铁铸成锅
2.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取用块状固体
C . 滴加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第 1 页 共 18 页
3. (2分)苍马山风景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生活着松、鸟、蜥蜴、杨、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都能生长和繁殖 B . 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4. (2分)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有多个,比如: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由公式I=U/R推得伏特姆也是电流的单位。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下列不属于功和功率单位的是( )
A . 功:牛·米 B . 功:瓦·秒 C . 功率:牛/秒 D . 功率:焦/秒
5. (2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碗豆的每一粒豆都是由胚发育而成的种子… B . 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苹果树 C . 大豆、大蒜、生姜、苹果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 . 吃生姜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6. (2分)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晓平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晓平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假设
第 2 页 共 18 页
C . 进行实验 D . 分析论证
7. (2分)切洋葱时,闻到难闻的气味甚至会流眼泪,这些刺激物质来自(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液泡
8. (2分)用皮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受影响 D . 不能确定
9. (2分)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第 3 页 共 18 页
D .
10. (2分)如图所示,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对物体加热,下列描述中与实际吻合的是( )
A . 甲图中,加热时水温升高,小金鱼将会死亡
B . 乙图中,对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断升高 C . 丙图中,对金属丝加热,灯泡将变暗
D . 丁图中,用完全相同的装置给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得快一些 11.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根据电阻计算公式R=U/I,当电压U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 . 冬天室外的水表被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了,体积变大了 C . 高压锅烧菜易熟,是因为高压锅内降低了水的沸点
D .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时间多,因为一壶水的比热容比半壶水的比热容大
12. (2分)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运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 . ①③ B . ②③
第 4 页 共 18 页
C . ①④ D . ②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 . 渭河谷地的形成 B . 日本地震的发生 C . 青藏高原的隆起 D .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13. (2分)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如:①“测量七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④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让不同质量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14. (2分)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第 5 页 共 1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