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实验基础》质量验收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B
解析:A项,过滤时为防止液体飞溅,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缓缓流下,故A正确;B项,滴加试剂时应防止污染滴管,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B错误;C项,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C正确;D项,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正确。
2.将氯水加入下列4种试剂中。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将氯水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中,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故A正确;将氯水加入CaCO3固体中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能证明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将氯水滴入KBr溶液,溶液变黄,说明生成了溴单质,氯气氧化溴离子变成溴单质,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将氯水滴入滴
-
试剂 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CaCO3固体 KBr溶液 滴加酚酞的Na2SO3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溶液变黄 红色褪去 结论 氯水中含有Cl 氯水具有酸性 氯水具有氧化性 Cl2具有漂白性 -加酚酞的Na2SO3溶液,是因为氯水显酸性和强氧化性,将Na2SO3转化成了硫酸钠,硫酸钠不水解,溶液不再显示碱性,因此酚酞溶液褪色,结论不正确,故D错误。
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NaHCO3、Al(OH)3 C.Na2SO3、BaCO3 答案:C
解析:A项,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错误;B项,AgCl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错误;C项,亚硫酸钠和碳酸钡加入足量水时,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正确;D项,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错误;答案选C。
4.在一定条件下,向Al2O3和过量C粉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易水解的AlCl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AgCl、NaHCO3 D.Na2CO3、CuSO4
A.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
B.实验时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再点燃a处酒精灯 C.此反应中的尾气,除氯气外都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D.该装置不完善,其中应改进的一项是在d、e之间添加一个干燥装置 答案:C
解析:本题向Al2O3和过量C粉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易水解的AlCl3,a装置制
取氯气,b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c装置干燥氯气,d装置发生制备AlCl3的反应,e装置尾气处理装置。A项,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干燥氯气,正确;B项,实验时应先点燃d处酒精灯,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充分利用氯气,正确;C项,此反应中的尾气,除氯气外还有CO等,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错误;D项,为防止e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d,在d、e之间添加一个干燥装置,正确。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结论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将0.1 mol/L MgSO4溶液滴入B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CuSO4溶液 FeCl3和BaCl2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Fe3被还原为Fe2,沉淀为BaSO3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的小 C D 铁片上无明显现象 答案:B
解析: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说明蔗糖被碳化,浓硫酸表现了脱水性,A项错误;将0.1 mol·L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说明NaOH完全反应,再滴加0.1 mol·L 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溶度积大的物质向溶度积小的物质转化,所以Cu(OH)2的溶解度比Mg(OH)2 的小,B项正确;FeCl3和BaCl2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铁离子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被还原为Fe,同时生成BaSO4,C项错误;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由于发生了钝化现象,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不反应,D项错误。
6.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3+
2+
-1
-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的化学式为Fe3S4
B.将无色气体E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322C.溶液C与溶液F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3+2Fe+H2O===SO4+2Fe+2H
+
-
+
-
+
D.溶液G中只含有离子H、K、I、SO24、OH 答案:A
解析:黄色溶液C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血红色溶液D,则溶液C中含Fe,红棕色固
3+
+
+
-
-
-
体B为Fe2O3;无色酸性溶液F与I2的KI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溶液G且酸性变强,则F为还原
2.400
性弱酸H2SO3的溶液,无色气体E为SO2。A由Fe、S两种元素组成,A中Fe的物质的量为(
160
2.960-0.03×56
×2) mol=0.03 mol,S的物质的量为 mol=0.04 mol,所以A的化学式
32为Fe3S4,选项A正确;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石蕊,所以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但不褪色,选项B错误;H2SO3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选项C错误;溶液G为无色,I2反应完全,H2SO3不一定反应完全,所以溶液G中还可能存在SO3,选项D错误。
7.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2-
选项 ①中药品 ②中药品 ③中药品 ④中药品 制备气体 ⑥中药品及作用 NaOH溶液,尾气吸收 NaOH溶液,尾气吸收 澄清石灰水,检验 撤去 A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l2 B 稀硝酸 Cu 烧碱溶液 浓硫酸 NO C 浓盐酸 大理石 饱和Na2CO3溶液 水 浓硫酸 CO2 D 浓盐酸 Zn 浓硫酸 H2 答案:A
解析: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的氯气中含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氯气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最后剩余的氯气有毒,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实验过程正确,故A正确;稀硝酸和铜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中含硝酸蒸气和水蒸气,通过烧碱溶液吸收硝酸,通过浓硫酸干燥,一氧化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故B错误;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氯化氢、水蒸气,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会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得到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浓盐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水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干燥氢气,氢气比空气密度小,不能用装置⑤收集到氢气,剩余氢气点燃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故D错误。
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按下列实验流程制备Na2CO3,设计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 为浓氨水,Y 为生石灰,则可用装置甲制取NH3
四川成都实验中学2024-2024学年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实验基础》质量验收试题Wor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