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5.2.3 风险控制
5.2.3.1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 1) 应考虑: (1) 可行性; (2) 安全性; (3) 可靠性。 2) 应包括: (1) 工程技术措施; (2) 管理措施; (3) 培训教育措施; (4) 个体防护措施。
5.2.3.2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2.4 隐患治理
5.2.4.1 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
11
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
5.2.4.2 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 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 2) 评审意见;
3) 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 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 5) 竣工验收报告。
5.2.4.3 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5.2.4.4 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5.2.5 重大危险源
5.2.5.1 企业应按照GB 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5.2.5.2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5.2.5.3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5.2.5.4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5.2.5.5 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
12
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5.2.5.6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5.2.5.7 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5.2.6 风险信息更新
5.2.6.1 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
5.2.6.2 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5.2.6.3 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1)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 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 技术改造项目;
4) 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5.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5.3.1 法律法规
5.3.1.1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
13
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
5.3.1.2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5.3.1.3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5.3.2 符合性评价
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3.3.1 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1) 安全生产职责;
2)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 4) 安全生产费用; 5)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6)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 7) 安全培训教育; 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9)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 10) 风险评价;
14
11) 隐患治理; 12) 重大危险源管理; 13) 变更管理; 14) 事故管理;
15) 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 16) 消防管理;
17)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
18)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
19) 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 20)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
21) 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
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 23) 检维修管理;
24)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 25) 承包商管理; 26) 供应商管理;
27) 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 28) 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 2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 30) 应急救援管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