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3 线摩擦驱动模型图
1——辅驱动滚筒;2——导向滚筒;3——承载胶带;4——驱动胶带;5、6——分别为驱动胶带与承载胶带的相遇点与分离点;m——驱动胶带驱动段上的转折点;i——i点的编号;(i?1)——i的后续点的编号
设: Vdi与Vd(i?)——分别为承载胶带在i与(i?1)驱动滚筒相遇点的带速,m/s;
Si与S(i?1)——分别为承载胶带在i与i?1驱动滚筒相遇点的张力,N;Ed——承载胶带的刚度,N。
17
由于i与i?1驱动滚筒紧相邻接,其间阻力为零,下式成立:
?St?Si?1??Vd(i?1)???1?E?Vdid?? (2-2)
?Fi???1??E??Vdid??如前所讲述,由于是驱动胶带通过承载胶带沿驱动段全长输出牵引力,应有Fi?0和Si?S(i?1),但若有Fi?0,根据式(2-2)自应有Vd(i?1)?Vdt;但根据式(2-1),则有V(i?1)?Vi,于是可能有三种可能:
(1)承载胶带带速与驱动胶带带速无一相等,这不是稳定运转的一种方式,在稳定运转时是不可能的。
(2)至少在(i+1)滚筒相遇点两胶带速度相同:如果Vd(i?1)?V(i?1),由于Vd(i?1)?Vdi,则应有Vdi?V(i?1),则应有Vdi?V(i?1),但V(i?1)?Vi,故有Vdt?Vi,也就是说,倘若在(i?1)点胶带同步,则在i滚筒上承载胶带速度将大于驱动胶带;此时在滚筒i上将产生制动力,即Fi?0,而这与Fi?0是矛盾的,所以Vd(i?1)?V(I?1)不能成立。
(3)至少i在滚筒相遇点两胶带速度相同,如果Vdi?Vi,由于Vdi?Vd(i?1),则应有Vd(i?1)?Vi,但Vdi?V(i?1),故有Vd(i?1)?V(i?1),也就是说,倘若i点胶带同步,则在(i?1)滚筒上滚筒速度大于胶带速度,此时在滚筒(i?1)上将产生牵引力,即F(i?1)?0,这是完全可能的。,也就是说在V(i?1)?Vi的前提下,如果Fi?0,只有在滚筒(i?1)的相遇点也不同步,滚筒(i?1)上全部为利用弧的前提下才能产生。
据上述论证,由于i点的选择是任意的,于是可见,在满载时,只有相遇点
18
5是同步的,即在相遇点5两带速相同,沿辅机驱动段全长的其他任何一点都不同步,且在产生输出牵引力的条件下,除相遇点外,任一点承载胶带速均应小于驱动胶带带速。
满载时在辅机驱动段的张力曲线见图3-4a。最大输出牵引力为Fsmax。
图3-4辅机驱动段各胶带张力分布图
Ⅰ——驱动胶带张力曲线;Ⅱ——承载胶带张力曲线;Ⅲ——驱动胶带由于运行阻力而产生的张力曲线;Ⅳ——承载胶带由于输出牵引力而产生的张力曲线;L——驱动段全长,m;Ly——利用段全长,m;m?——利用段起点;m——胶带张力变化规律转折点
在非满载时,输出牵引力为Fs,此时胶带张力变化规律比较复杂。下面探讨一下承载胶带张力变化规律的几种可能性:
(1) 承载胶带张力按图3-4b的ca曲线规律变化,如此则输出牵引
19
力为Fs。这种规律如果成立,则对应于图3-4a的曲线Ⅰ,应栽点同步,且据前述分析只有在5点同步,所产生的为最大牵引力,应为Fsmax而非牵引力Fs,故图3-4b中的ca曲线应成为ebda,故ca曲线这种规律是不可能的。
(2) 承载胶带按图3-4a中cda曲线规律的变化,即在一个区间5-m?范围内承载胶带的张力没有变化,这种规律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常运行时,在5到m?点的范围内,至少为了平衡运行阻力,驱动胶带的张力是变化的,只可能有少数点(如5点或m?点)是同步的,其他点是不同步的。于是在其他点就产生相对运动,即在5-m?区间有摩擦力作用于承载胶带上,那么在5-m?区间内承载胶带的张力就不可能是定值。
(3) 承载胶带张力按图3-4b中cbda曲线规律变化,张力变化的转折点为m。由于输出牵引力为Fs,张力既a然不能按ca渐减,也不能按cd保持定值后,再由d至渐减,则只有这样一个可能,按cb渐“增到某一值b后再渐减到d值。所以在非满载条件下,承载胶带的张力是按(依运行方向的顺序来看)图3-4b中的cbda曲线规律变化的。原因在于Vi?1?Vi时,必须按最大单位长摩擦力传递牵引力,所以曲线中bda段(它是cbda段的一部分)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何以存在cb段曲线和对应于b点张力的输送机上m点的位置:既然驱动胶带给予承载胶带的摩擦力使其按
b?d?a方向逐渐降低,而输出牵引力又仅为Fs并非Fsmax,因此次序有一个5-m段承载张力升高的过程c?b,以抵消b?d的张力降低过程,使得输出牵引力为Fs。
如果存在一个升值cb过程,则必有一个转折点,即图3-4中的m点,此点承载胶带的张力为图3-4中b,驱动胶带的张力为h。在5-m区间,驱动胶带给予承载胶带以制动力,承载胶带张力是逐渐上升的。于是在5-m范
20
围内任一i点的驱动力Fi?0,据式子(3-2),i点的张力Si与后继点i?1点张力Si?1的关系为Si?Si?1。在5-m区间内,由于驱动胶带给予承载胶带以制动力,相当于承载胶带给予驱动胶带以牵引力,使驱动胶带张力有所下降。在辅机驱动段,如图3-4b所示,驱动胶带张力变化是两种变化的合成:由于运行阻力的存在,驱动胶带的张力变化曲线为gf,即图中曲线Ⅲ;由于驱动胶带给予承载胶带以输出制动力与牵引力,驱动胶带的张力变化为Ⅳ曲线(双点划线)。Ⅳ与Ⅲ曲线的合成曲线ghj即为驱动胶带的张力变化曲线Ⅰ。
前已论及,在满载负荷时,相遇点5为同步点,在整个驱动段5到6范围内,其他任何点承载胶带速度恒小于驱动胶带速度。在非满负荷的条件下,速度关系又如何呢?现在,在下述前提下讨论这种关系:a、前已证明由于在制动段5-m范围内承载胶带受到制动力,故恒有Si?Si?1;b、也已很容易证明,在制动段5-m范围内,驱动胶带给予承载胶带以制动力,故按Ⅲ曲线恒有Ti?Ti?1;c、回顾一下制动滚筒对于胶带的制动,至少也应有一同步点才能稳定制动,此同步点也是在相遇点,此时,胶带其他各点速度也都不大于滚筒切线速度。
在上述前提下,制动段的速度关系就变的比较简单了,因为可那图3-3的模型,视承载胶带为驱动胶带,视驱动胶带为承载胶带。那么,其同步点可很容易地证为是在相遇点,并且在制动段的其他各点,驱动胶带速度均小于承载胶带速度。
2.3 直线摩擦驱动设计计算原理
在本节中将只涉及有关带有辅机的带式输送机直线摩擦特点的设计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