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四)第七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重点)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依据,掌握各项原则的作用,了解其贯穿实施,尤其重点理解公众参与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等内容。本章为重点章节,多以选择、简答、论述的形式出现。考生应重点掌握并领会和运用,如:
【03、10单选、论述】 、
【04、10单选、多选】 、
【05、1论述】 、
【06、1单选】 、
【07、10单选】 、
【08、1简答】
第 1 页 共 1 页
。串讲内容: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的依据
一、含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确定依据第一,它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第二,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第二节 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提出和发展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具体内容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性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们简称之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和作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大会的要求,提出了一份长达20万字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人类社会这五种增长趋势的起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
第 1 页 共 1 页
三、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一)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
(三)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第三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明显恶化,出现了“环境危机”的状况,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预防为主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
三、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一)全面规划和布局
(二)制定和实施具有防御性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确立的“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第四节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一、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含义 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二、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贯彻
第 1 页 共 1 页
(一)我国法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责任
(二)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三)采取污染限期治理措施第五节 公众参与原则 一、环境权理论与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1970年3月,在东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公害问题的国际座谈会上,一位美国环境法教授提出了环境权理论。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的26条原则的第一项是: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
二、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
(一)公民的环境权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其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的精神。
(二)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公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
(三)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我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对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
第 1 页 共 1 页
利作了规定,充分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第八章 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重点)考情分析: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经济刺激制度以及其他相关重要环境保护制度的含义、作用和意义;掌握各项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全面了解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基本内容。本章属于重点章节,种形式出现。考生应重点掌握并领会和运用,如:
【02、10单选、论述】 、
【03、1多选、简答、案例】 、
【04、10单选、简答、论述】 、
【05、1简答】 、
【05、10单选、多选】 、
【06、1单选】 、
【07、1单选】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