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1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B

【解析】分析:(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形成“白气”的原因;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 (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A、蒸粽子时,锅里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说法错误;

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闻到阵阵香气,这是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 C、当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法错误; 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基本的知识点,注意了与实际例子的联系,重点是分子动理论,难点是

6

“白气”的形成。

13.下列四幅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A、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火箭“飞天”是应用力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B、日晷能够记录时刻,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是测量时间的工具,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故B错误;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了压力,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C错误;D、古代发明的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故选:D。

点睛:(1)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2)日晷能够记录时刻,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3)由p= 得,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4)

7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4.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15.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 【答案】C

【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即吸热放热情况,即可作答。

16.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

A. 密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 质量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 【答案】C

8

17.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故选:D。

【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18.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

A. 太阳照射 B. 相互摩擦 C. 浸入热水 D. 炉火加热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太阳辐射、浸入热水、炉火加热,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的;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变大,故B正确。故选:B。

点睛: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19.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J 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A. 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②和③ C. 只有①和④ D. 只有②和④

7

7

9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20.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 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是建立模型法;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是转换法的应用;

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故 ②和④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选C。

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

10

08syw240d56rgfk15sw18xzko02xoc00fw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