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13 美丽的冬天》_2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协助学生感受冬季的自然特点,了解季节对生活的影响,感受冬天带来的快乐,喜爱冬天。

理论依据: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热爱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的课程目标为依据。

依据学科的特征,我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课程目标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建构,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美丽的冬天》是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的第一课。本课首先通过一首儿歌让学生发现“冬天在哪里”,并通过找冬天这个活动让学生从自然景物、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中发现了冬季的到来。其次通过对比南北方的气候、景物、人们生活的差异,感受“不一样的冬天”。最后通过一些冬天人们的活动、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冬天真好玩”,激发学生喜爱冬天的情

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冬天的理解,搜集学生和动物间发生的故事,发现学生的“真问题”,我在课前用问卷的形式对教学班级的学生实行了课前调查,如下: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能够看出学生对冬天的理解主要在雪上,下雪是北方冬天的显著特点,还有少数同学能够对比之前的秋天观察到了冬天的变化,如天气变凉、树上叶子都没了,还有同学提到了动物的冬眠。 另外,在冬天的有趣的活动中,学生主要注重点在与“雪”相关的事件上,滑冰、滑雪、堆雪人、打雪仗是学生最为感兴趣,也最为熟知的。 孩子们对冬天的发现停留在这些方面,在课前没有观察过冬天季节变化除了以上的这些方面,还有哪些地方对我们生活和大自然的影响,缺乏对冬天美的感受。 教学方式: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展开多种形式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冬天的多样与多彩,感受快乐与美好,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有效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利用儿歌、情景剧、视频、图片、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共鸣。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体会冬天的美好,萌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行为与习惯:

乐于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观察和发现; 3、知识与技能:

学会观察和发现冬天里气候、动植物、人们生活的变化,知道祖国各地的冬季各有特色。 4、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与分享,发现冬天里生活、大自然的变化; (2)通过“请你找一找”活动,了解祖国各地的冬天表现出不同特点;

(3)通过“争当小导游”,介绍冬天里好玩的游戏,感受冬天带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13 美丽的冬天》_24

《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协助学生感受冬季的自然特点,了解季节对生活的影响,感受冬天带来的快乐,喜爱冬天。理论依据: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热爱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的课程目标为依据。依据学科的特征,我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课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8mge6rh9j6h1tx45d7638ccg96n4k006z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