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的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八册 第二单元 单元题目:观察物体(二)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观察物体(1)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 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 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一)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二)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学习例1。 观察投票箱 汇报 二、学习新课 通过对例1的图形的展示以及让学生仔细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 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三、巩固练习 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四、总 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师: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小组合作探究 观察,学生很容易理解本节学习内容,达到很好的效果 通过练习,加深记忆 按要求观察文具盒 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自由发言。 观察物体 前面 上面 左面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第八册 第二单元 单元题目:观察物体(二)

教学反思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观察物体(2)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出示例2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1.完成P14做一做 2.练习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 独立完成画一画、摆一摆 设计意图 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总 结 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自由发言。 练习巩固学所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2) 前 后 左 右 从同一位置看不同的物体,形状不一定是不同的 第八册 第三单元 单元题目:远算定律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熟练运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更有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学生口答 概括总结规律 (同桌轻声交流)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加法的意义。 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并总结规律,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符号感为以后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的教学设计

第八册第二单元单元题目:观察物体(二)课题课型新授课备课人观察物体(1)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8j2v3546a7wp9820sx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