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作者:阳福文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4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新课程的全面启动与推进,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关注。在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多种途径中,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途径。教学是指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它要求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要求教师对教学规律具有驾驭艺术。教学科学化和艺术化的统一是学校和教师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 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思想在变化,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在改变,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弊端
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求体育工作者不断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规律和突破口。
1.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学顺利进行,但也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其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易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难以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 (2)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学目的、任务需要调整
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强调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体育课结构需要调整
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既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体育工作者对课堂结构的改革实现了很大的突破。例如:三部分式结构,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和结束部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安排的六段式结构,即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和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的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
二、现代教育形势与体育教学改革要求
现代教育是指以适应当今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新思想为指导,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紧密结合现代生产实际,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机能完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方面着手,采取综合评定:从体能状况、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进步幅度,尊重个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总之,要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为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三、打破传统模式,建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运动思维空间为目的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1.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的,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1)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体育课的任务,应明确提出的。这里的明确是指该次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应通过明确的手段并且是具有课程特点的可实现的目标。例如,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友爱精神;通过引体向上发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通过助跑与踏跳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助跑与踏跳衔接技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年,虽然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体育教学的效果,如学生的体质水平、体育能力等并未因此而得到较大的改观。教育学家认为,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从而产生运动的乐趣。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因此,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着力创设感染的情境。所谓感染,就是通过语言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感染力。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悉心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趣味性。此外,教师准确而优美的示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去模仿、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大为提高。再次,要注重营造和谐的气氛。体育教学活动是体育教师与学生双方交互作用的教程,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性质的关系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最后,运用激励手段。激励的根本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尊重他们、热爱他们,注意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体育教师需特别注意,经常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使无论学习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进步快乐,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自己自觉努力学习。
(3)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第一,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性别、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第二,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第三,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主体是学生,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考虑到学生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不强的特点,要求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实施以创新为主题的拓展思维训练
拓展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非要求学生去发现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而是凭借体育教材,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体育教学,应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来使学生的拓展思维得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