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 课题 线条的魅力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色笔。 (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调整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 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有线条? 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 4.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 (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 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 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合作学习。 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1.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 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2.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 课题 风儿吹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 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 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 (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 调整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 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 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 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 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 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 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 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 (二)探究学习。 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 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 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 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 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 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 (1)四人小组讨论: 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 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 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 (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 (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 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 (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 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 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 《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 (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 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 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 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 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 (三)画画风。 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 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 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3.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展评。 (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 (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 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 1.欣赏风蚀地貌。 2.说说有风的成语。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 课题 教学目标 虫虫大聚会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 调整 一、导入 1、欣赏影片《虫虫危机》 老师知道同学们爱看动画片,今天特意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片段,请大家欣赏。 (1)影片中的生物属于哪一类? (2)你能说出名称的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 2、昆虫有什么共有的特征?(课件出示昆虫结构分解图) 师总结:昆虫的基本特征概括: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六只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昆虫形态各异,花纹、色彩丰富多样。 3、认识各种昆虫(课件展示图片) 昆虫家族队伍庞大,全世界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你能根据图片中昆虫的形状、颜色或花纹等特点给它们分类吗? 师总结:昆虫按生活环境可分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生活在水里的。 思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身体各部位关系怎样? 师举例: 竹节虫: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的身体形状和色彩长得和周围环境很像,生活在枝干,树枝等地方。 独角仙:头上有犄角(雄虫),身体强壮,能拉动比它身体重20倍的东西。爱摔跤,是为了抢地盘或食物。 4、揭示课题 我们要动手制作这些可爱的小不点,来个《虫虫大聚会》 二、新授 1、观察思考 出示昆虫范作(以瓢虫为例) 思考:这只昆虫哪一部位的制作比较特别。 2、探究作法 思考:(1)昆虫较特别的部位怎么折(学生思考后演示) (2)还有其他的折法,或制作方法吗。 (3)除了这一部位之外,哪些部位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制作。 (4)还有其他除折、叠等以外的方法辅助完善昆虫的制作吗? 如:身体与四肢的连接用粘帖,眼睛可以用画的等 3、欣赏评论 (1)看看小朋友的作品(课件播放小朋友作品) (2)从这些作品中你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发表见解) (3)你能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吗? 三、制作 1、作业要求 (1)根据昆虫的形状、色彩及花纹特点,合理的设计制作各种昆虫。 (2)方法新颖,制作精美细致。 (3)可单独制作,也可选择合作完成。 2、出示参考图片 为了同学们能制作出漂亮可爱的各种昆虫,老师准备了一些简洁概括的昆虫图片给大家参考,供大家借鉴使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协助(播放音乐) 四、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创意所在,教一教大家你的制作方法。 3、评选“虫虫王” 五、延伸 1、可爱的虫虫形象可以运用于生活中。(课件展示图片:昆虫闹钟、昆虫枕头、装饰笔杆……) 2、可恶的昆虫也有它有利的一面: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灵敏,发明了“电子鼻”与“气体分析仪”等 3、查阅课外资料,对昆虫有更多的了解。 考一考:(1)毛毛虫没有翅膀,分不清胸、腹,为什么也是昆虫呢? (2)蜘蛛、蜈蚣不是昆虫,那属于什么生物呢?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 课题 教学目标 生长的植物(1)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 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 (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 调整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 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 2.植物的文化。 (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