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京市宣武区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组合在一起,子三代黑身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9×1/8=1/72。

(4)若实验中发现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性个体,研究发现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或基因突变所致。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则白眼雌性的基因型为XbX0,若为基因突变,则白眼雌性的基因型为XbXb。为进一步判断这只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让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XBY)个体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性别比例及眼色情况。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XbXb×XBY杂交的子代个体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且雌性∶雄性=1∶1;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XbX0×XBY杂交的子代个体雌性(XBX0、XBXb)全为红眼,由于X0Y死亡,所以雄性全为白眼(XbY),且雌性∶雄性=2∶1。 【点睛】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以及变异类型的判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计算能力。 37.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复制酶编码区 胞吞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5′→3′ T细胞 记忆细胞等 细胞核 RNA酶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自扩增mRNA包括翻译区和非翻译区两大区域,其中翻译区又分为病毒RNA复制酶编码区和病毒抗原蛋白编码区,经脂质体包装后,自扩增mRNA可侵入或者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入树突细胞,经过一系列过程后合成抗原肽。 【详解】

(1)构成m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据图分析可知,自扩增mRNA含有RNA复制酶编码区,故其能自我扩增;据图可知,包裹自扩增mRNA的脂质体是以胞吞的方式进入树突细胞的。 (2)④、⑥为翻译过程,能让翻译过程进行及结束是因自扩增mRNA两个编码区中都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据核糖体上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5′→3′。

(3)因病毒为胞内寄生物,故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具体过程为:抗原肽被呈递到树突细胞膜表面后,与T细胞接触并使其活化,最终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同时获得记忆细胞,具备对病毒的记忆和免疫力。

(4)结合题图及题干信息可知, mRNA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风险,且易被RNA酶水解,不会遗传给子细胞,故mRNA疫苗的安全性比DNA疫苗更有优势。

【点睛】

mRNA不进入细胞核等,解答此题需充分把握题干信息,如多肽链的长度、脂质体包裹后进入细胞的方式、结合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分析作答。

38.血液循环(或体液) 只有垂体细胞有TRH的特异性受体 下丘脑 注射TRH后TSH浓度恢复正常,说明垂体功能正常 注射前血液中的TRH浓度 (负)反馈调节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甲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较正常人低,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甲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恢复正常,可见甲缺乏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病变器官是下丘脑;乙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乙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较正常人低,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TSH浓度依旧低,可见乙缺乏的不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是促甲状腺激素,其病变器官是垂体。 【详解】

(1)TRH注射后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仅能作用于垂体,原因是:只有垂体细胞有TRH的特异性受体。

(2)根据试题分析,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甲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较正常人低,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甲的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恢复正常,可见甲缺乏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病变器官是下丘脑。

(3)为了进一步判断乙患者下丘脑是否发生病变,还应该补充的检测指标是注射前血液中的TRH浓度,若该指标的测定值比健康人的正常值低很多,可说明乙患者下丘脑也发生病变。

(4)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也会影响到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作(负)反馈调节。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本题判断病变的器官较难,解题策略可采用假设法进行推理。

39.正 K+(或钾离子) 未兴奋 兴奋 相反 不会 突触间隙 轴突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胞吐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甲中表示神经纤维示意图,刺激图中c点兴奋会双向传导,向左首先传到b点,引起b点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由于a、b两点之间电位差的存在,电流计发生偏转,紧接着b点恢复静息电位,电流计恢复到初始状态,当兴奋传导到a点时,a点产生动作电位,此时a、b两点之间再次出现电位差,电流计进行第二次偏转,这次的偏转与上次偏转的方向相反,随之a点回复静息电位,电流恢复初始状态;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间隙;③表示突触后膜;④表示轴突。

【详解】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侧为膜外,所以A测为正电位,B侧为负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是K+(或钾离子)离子外流形成的。

(2)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流向兴奋部位。

(3)由分析可知,如果将图甲中a、b两处的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将a处电极置于d处膜外,b处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由于(bc=cd)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会使得b、d两处同时产生动作电位,即两点之间不会形成电位差,因此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

(4)由分析可知,图乙中结构②为突触间隙,结构④的名称是表示轴突

(5)图乙表示突触的结构,其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后,会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即只能由图中的由①传向②。 【点睛】

熟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别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其功能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40.分生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③ 中 三 同源染色体联会 ④ 【解析】 【分析】

1、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选择根尖、茎尖分生区分裂旺盛的部位做实验材料,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实验可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2、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故不能结实。 3、观察减数分裂时,最好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 【详解】

(1)根尖分生区分裂旺盛,可选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中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便于压片和观察;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3)双缩脲用来鉴定蛋白质,刚果红和纤维素产生颜色反应,斐林试剂用来鉴定还原糖。染色体是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体的染色剂,此外③龙胆紫溶液也可以用来染染色体。

(4)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持续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的中期且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拍照观察。

(5)由如图2核型分析结果: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生殖细胞,故不能结实。

(6)花萼和花瓣不能进行减数分裂,雌蕊、花药中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是雄性个体一次能产生大量的雄配子,且雄配子产生的分裂过程是连续的(场所都在精巢、花药中),所以能够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雌性一次产生的配子要比雄性少很多,且雌配子的产生的分裂过程不是连续的,其中卵细胞要在受精作用时才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场所在卵巢,而第二次分裂场所在输卵管)。所以观察减数分裂时,应选用动物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观察有丝分裂的取材问题、观察减数分裂的取材问题、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关实验的原理、步骤、取材、试剂的使用等问题的识记和理解。

北京市宣武区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组合在一起,子三代黑身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1/9×1/8=1/72。(4)若实验中发现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性个体,研究发现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或基因突变所致。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则白眼雌性的基因型为XbX0,若为基因突变,则白眼雌性的基因型为XbXb。为进一步判断这只白眼雌性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8dy98sxsh47ty70kclt55mbv23rb1005b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