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地面塌陷的应急处理措施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

地面塌陷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什么叫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二、哪些因素会诱发地面塌陷

(1)矿山地下水采空;

(2)地下工程中的排水疏干与突水作用; (3)过量抽采地下水; (4)人工蓄水; (5)人工加载; (6)人工振动; (7)地表渗水。

三、地面塌陷有什么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可溶岩的接触地带;

(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

(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土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 (一般不足1-2米)的 “天窗”地段;

(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 (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 (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

学习参考

.. . . ..

(7)岩溶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

(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 (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为低洼地带。

四、地面塌陷有什么前兆?

(1)井、泉的异常变化;如井、泉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落等。

(2)地面形变:地面产生地鼓,小型垮塌,地面出现环型开裂,地面出现沉降。

(3)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

(4)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 (5)植物变态、动物惊恐。微微可闻地下土层的垮落声。

五、地面塌陷如何监测?

(1)对己发现塌陷前兆现象地区的监测,主要是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通常在地面已经开裂或建筑物开裂、倾斜的某些部位设置一定的监恻点位,然后可采用肉眼和皮尺等其进行位移或变形的定期观测,观测频率可每天观测一次。如果发现位移或变形速度加快,则要加密观测,同时要立即报警。

另外,还应对塌陷地区抽排地下水引起泉水的干涸、地面积水、人工蓄水(渗漏〕引起的地面冒气泡或水泡、植物变态,建筑物作响或倾斜、地下土层垮落声、井、孔、泉等水量、水位和含沙量的突变以及动物的惊恐异常等现象进行观测。

学习参考

.. . . ..

(2)对复盖于层厚小于10米岩溶区的监测,应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圈定的基础一进行。主要选取人群居住和建筑物集中的地区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变形以及周围附近的泉、井、孔的水量、水位和含沙量的突变、动物惊恐异常等现象进行监测。

(3)对地下水集中开采和疏排地区的监测,应重点监测复盖土层厚度小于10米的岩溶地段和人群居住、建筑物集中的地段。可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同时还应对附近的民井、机井、水塘的水位、水质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非岩溶地面塌陷一般主要有矿山采空塌陷、地下工程洞室开挖塌陷。监测内容主要是对己发现塌陷前兆现象的地区进行地面和建筑物变形监测和抽排地下水引起的泉、塘干涸、植物变态、下土层垮落、井、孔水位和含沙量突变以及动物惊恐异常等现象的监测,发现并常,及时报警和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六、怎么预防地面塌陷?

在岩溶区进行工程建设应采取如下对策预防岩溶塌陷:

(1)对己有岩溶塌陷发生且其稳定性差尚有活动迹象的地段,就坚决避让;

(2)对己有岩溶塌陷数量较少且其稳定性较好己不再活动的地段 (3)建筑物应尽量避开有利于岩溶塌陷发育的地段,原则上应使主要建筑物避开塌陷地段。

(4) 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消除或减轻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大量入渗,对己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

学习参考

地面塌陷的应急处理措施方案

......地面塌陷的应急处理措施一、什么叫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二、哪些因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84d55b0u87g2499ip734mu7526k9200fs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